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医药卫生   22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神经调控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医学领域之一,调控技术种类激增,适应症不断拓展,全球已有数十万脑功能性疾病患者从中获益,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神经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神经调控的最佳靶点长期存有争议,缺乏可靠的疗效预测指标及术后程控模式繁琐、效率低等。相信随着医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及脑功能性疾病神经网络机制的逐渐揭示,未来神经调控技术将不断向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本文将回顾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就其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82.
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华茂  张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233-233,23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发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的病例资料。结果:36例痊愈,治愈率94.7%,好转1例(2.65%),死亡1例(2.65%)。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术中精细操作,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患者仍可取得盘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在脊髓损伤中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2/2004-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康复中心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17例.在装配下肢矫形器前进行康复强化训练与治疗,包括肌力、心肺功能、转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根据损伤平面,损伤程度类型及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状况不同,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装配后进行站立及行走能力强化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治疗.患者训练2次/d,50~60 min/次,训练4~8周,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测评.结果:17例脊髓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装配下肢矫形器后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高于装配前[(84.852&;#177;16.124),(61.122&;#177;21.615)分;(109.316&;#177;16.156),(87.982&;#177;17.148)分,P<0.01],装配矫形器后改良Barthel指数中的床椅转移和平地行走能力评分均高于装配前[(15.457&;#177;1.59),(8.857&;#177;3.126)分;(14.832&;#177;2.427),(6.121&;#177;3.052)分,P<0.05~0.01].装配矫形器后功能独立性评定中的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能力评分均高于装配前[(6.958&;#177;0.237),(3.829&;#177;1.452)分;(6.214&;#177;0.566),(2.482&;#177;1.014)分;(4.161&;#177;1.674),(1.263&;#177;0.561)分,P<0.05~0.01].②17例中4例达到治疗性步态(借助双腋拐可以在室内行走),6例达到了家庭功能性步态(在室内独立行走,一次连续行走距离为400~800m),7例达到了社区性步态(一次连续性行走>900m,可以上下楼梯2层以上). 结论:在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中,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结合站立及行走能力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84.
2004年8~9月,作者为12例晚期癌痛患者施行了经鼻蝶窦穿刺垂体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80例急性脑出血与75例脑梗死患者分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普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86.
目的:调查苏州市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现况,探讨其发展。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部分药学人员、临床医师开展调查。结果:药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对药学服务均有较高的认知,绝大多数被调查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患者、临床医师。仅少数调查对象认为药学人员在校学习的知识能满足开展社区药学服务需要。目前已开展的社区药学服务内容主要是药品调剂、参与机构药品遴选和药物信息宣传。此外,可开展的药学服务内容有患者用药咨询和指导、处方点评、参与全科团队等。半数以上调查对象认为开展社区药学服务存在障碍,主要是药学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所限,其次是领导不够重视。结论:重视社区药学服务,加强专业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药学服务,才能更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补肾养骨汤对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耐药性及增殖的影响,为补肾养骨汤在骨髓瘤治疗方面的前景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浓度梯度诱导法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通过MTT法检测常用化疗药物以及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对KM3细胞和KM3/BTZ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ar-4、HSP27和P-gp基因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建立的KM3/BTZ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BTZ的耐药指数(RI)最高,为20.269。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经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处理过的KM3/BTZ细胞增殖受抑制,且随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可抑制KM3/BTZ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明显降低KM3/BTZ细胞耐药性,上调Par-4表达,下调HSP27和P-gp表达。结论:补肾养骨汤能有效抑制KM3/BTZ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逆转KM3/BTZ细胞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HSP27和P-gp表达下调,Par-4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8.
张建国  杨希中 《山东医药》2007,47(15):72-72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们对176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9例。现报告如下并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临床资料:本组176例,男1例,女175例;年龄23~80岁,平均50.2岁。其中行传统根治术32例,改良根治术144例。术  相似文献   
89.
组织学与胚胎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均需要大量使用显微镜。本着"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原则,于2002-12,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开始对上述三门课程的实验课用房、场地、仪器设备等进行了综合配置。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平台,即形态学实验室。在上述资源整合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教学实施、管理模式、仪器设备维护及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MSCT容积灌注成像对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至2012年12月期间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肺孤立性结节患者57例,根据组织病理学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两组病例均选用16层螺旋CT容积灌注模式扫描,测定肺内病灶有效层面的平扫CT值、强化值、血流量(BF)、血容积(BV)、结节-动脉增强值之比(S/A)、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透通性(Ps)和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TDC),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灌注定量参数之间差异和TDC图特点。结果:肺部恶性结节的强化值、S/A比值、BF、BV和PS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变平扫CT值和MT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平均TDC形态类型分布明显不同,良性结节的TDC呈略低平曲线,各时间点的CT值变化不大,而恶性结节的TDC呈较陡峭快速上升支,达到峰值后持续缓慢下降。结论:MSCT容积灌注成像提供了较全面的肺部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参数信息,对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