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91.
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的诊断特点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外科治疗的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的16例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占100%)、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占62.5%)、脂肪泻(占12.5%)、消瘦(占18.8%)及腹部肿块(占6.3%)。胰管扩张及胰腺结石的B超诊断率分别为81.3%及75.0%;胰管结石的腹部平片诊断率为81.3%;胰管结石的CT和MRI诊断率均为61.5%,包括胰头部局限性肿大为23.1%和胆总管扩张15.4%。手术方式包括胰管切开减压胰管空肠内引流术10例(Partington手术9例及Puestow手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Child方法),胰体尾部切除术3例(联合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2例)。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改善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肝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胆道疾患的的一种手术方法,本文对以此手术治疗胆道疾患的123例患者作了3月—13年的随访,对随访资料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术中所用缝线不当和未能取净肝内结石是导致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强调精堪的手术技术能提供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3.
早期应用L-精氨酸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L-精氨酸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治疗作用. 方法: 经大鼠胰胆管注射牛磺酸钠制备AHNP模型,分别静注L-精氨酸、生理盐水、山莨菪碱;观察血清淀粉酶、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改变及胰腺的病理改变. 结果: 应用L-精氨酸后,能升高血NO浓度,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清IL-6水平,降低血清淀粉酶,改善胰腺病变,其作用优于山莨菪碱. 结论: 早期应用一定剂量的L-精氨酸对AHNP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手术时机和不同术式原位肝移植[标准原位肝移植(SOLT)、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OLT)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MPOLT)]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接受6次肝移植手术(每种术式各2次,包括1例再次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和1例肝肾联合移植)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中3例已分别存活19个月、5个月和5个月.1例因门静脉血栓复发再次行背驮式肝移植,于再次术后第7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于术后第67天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术中各术式出血量分别为3500 ml(SOLT)、4250 ml(POLT)和1000 ml(MPOLT).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患者是肝移植适应证.相对于SOLT和POLT,MPOLT术式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
胃脾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脾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GSSPH)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SSPH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方式. 结果 GSSPH主要病因为胰体尾肿瘤和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后腹膜淋巴瘤.术前明确诊断5例,手术7例. 结论 GSSPH是一种能够治愈的疾病,通常伴有胰腺疾病、脾功能亢进和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但肝功能正常.行病灶切除加脾切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6.
异位胰腺七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临床资料: 7例异位胰腺患者,其中异位胰腺分布于十二指肠4例、空肠2 例、胃1例。临床表现为腹痛4例、黄疸3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消化道出血1例;合并胆石 病3例、空肠憩室1例。7例术前均被漏、误诊,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结论: 异位胰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易被漏、误诊,一经诊 断,不论有无症状,均以手术治疗为宜,以便明确诊断和防止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7.
胃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意义施红旗1张启瑜1刘存丽2王明山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外科2检验科浙江省温州市325000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blood;stomachulcer/blood;bloodco...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比较手术切除与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时间,探讨最合理的治疗选择,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远期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组),29例采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组),对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并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00±5.65)个月,TACE组为(10.00±4.49)个月,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TACE组患者2.7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728,P< 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切除和TACE均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首选,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可能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ECM过度沉积而发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又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为甚.我们通过TAA( thioacetamide,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和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对胶原纤维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亚硒酸钠为硒的无机盐形式,硒是人体的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对多种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关硒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报道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亚硒酸钠诱导胰腺癌PANC-1的生长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