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和评价奥拉西坦胶囊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20例中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阳性药物脑复康(吡拉西坦)对照实验。实验组采用口服奥拉西坦胶囊2.4g/d,30d为一疗程。疗效评价采用MMSE量表、GCS量表、GOS量表、自觉症状评分等。结果服用奥拉西坦胶囊显效20例(33.3%),有效30例(50.0%),总有效率8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胶囊是安全,有效的促智药,可以治疗颅脑外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3.
survivin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其凋亡、增殖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份胶质母细胞瘤石蜡切片中survivin、Ki-67和第8因子相关抗原(FVIRAg)的表达情况,并用末端转移标记法测定凋亡指数(AI)。结果survivin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1.0%,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阳性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Ki67及MVD呈正相关,而与AI负相关。结论survivin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的凋亡和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可望成为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确定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2(LRIG2)是胶质瘤细胞系GL15中EGFR信号通路新的调控靶点.方法 培养胶质瘤细胞系GL15细胞,经表皮生长因子(EGF)100μg/L,AG1478 10 μmol/L,放线菌酮(CHX)10 mg/L体外干预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LRIG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变化.结果 随着EGF作用时间的延长,LRIG2 mRNA先上升后恢复至正常水平.EGF作用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EG-FR(pEGFR)均先上升后下降,LRIG2蛋白先下降,在30min时上升,120min下降至原水平的50%.CHX作用1.5 h后,再加入EGF刺激,可见LRIG2蛋白60 min降至原水平的50%.而AG1478作用1 h后,再用EGF刺激,EGFR未受明显影响,pEGFR被明显抑制,LRIG2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EGFR活化后可导致LRIG2 mRNA表达上升,LRIG2蛋白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27.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SIVH)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SIV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DSA检查结果。根据脑室内出血的CT表现分别采取保守治疗或脑室外引流术,并对DSA检查阳性患者进行病因治疗。结果烟雾病12例,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9例,保守治疗3例;脑动静脉畸形(AVM)7例,行γ-刀治疗5例,先行栓塞再手术切除2例;脑动脉瘤6例,行手术夹闭3例,介入治疗2例,1例术前死于动脉瘤破裂。高血压病致脑室出血9例。出血原因不明7例。共死亡6例,死亡率14.6%(6/41)。结论SIVH主要病因有烟雾病、AVM、动脉瘤和高血压病。本组SIVH患者行DSA检查阳性率达71.4%(25/35),故尽早行DSA检查明确病因,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8.
EGF和AG1478对GL15细胞增殖、侵袭和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对人胶质母细胞瘤GL15细胞系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Gimsa染色分析GL15细胞核型,甲基四唑兰(MTT)和Transwell分别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AG1478对GL15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GF和AG1478作用后GL15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Gimsa染色表明EGFR所在的7号染色体过度扩增。外源性的EGF双向调节GL15细胞增生和生长,小剂量(50ng/ml,100ng/ml)EGF能促进细胞增生和提高细胞侵袭能力以及GFAPmRNA和蛋白表达,而大剂量(200ng/ml)则能降低其增殖和侵袭能力,AG1478则能明显拮抗EGF活性。结论GL15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生物学活性与EGFR所在的7号染色体过度扩增密切相关。EGF可双向调节GL15细胞系的生长,AG1478能不完全抑制EGFR的活性。EGFR是基因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