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措施。方法:38例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2例采取皮片移植修复,16例应用皮瓣修复。结果:皮片一期成活率达82%(18/22),皮瓣成活率达94%(15/16)。结论:对于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应根据损伤程度和血供情况,采取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方法 患者 38例 ,随机分两组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 ,先从 6 .2 5mg ,2次 /日口服始 ,渐增量至 2 5mg,2次 /日 ,疗程 2 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测定治疗前后LVDd、SV和CO。结果 治疗后 ,常规组总有效率 5 5 .6 % ,实验组 95 .0 %。长期用药后实验组疗效优于常规组 (P <0 .0 5 )。常规组长期治疗后有效率有下降趋势 ,实验组随用药时间延长心功持续改善。结论 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6/2004-12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成纤维细胞取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学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经处理后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至第3~8代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处理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0为对照组),24,48,72h],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以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观察加入不同浓度(0,20,40,60,80mg/L)芦荟大黄素后24、48、71h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作用24h后对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①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正常存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分布密集,平行极性排列连接成片,细胞清晰。细胞呈梭形,胞体饱满,有两三个扁平而长的突起相联系:胞核较大、呈卵圆形,染色质结构疏松。用药组随药物浓度加大、作用时间延长,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间隔增宽。细胞突起明显缩短,甚或消失。细胞变圆,胞体缩小。细胞质减少,有的呈空泡状,染色质浓缩边聚,胞核模糊或断裂成块状。②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量效及时效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显示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呈现浓度依赖性增高(F=6602.102.38 214.554,46 427.565,P&;lt;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同一浓度情况下抑制率明显增高。③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调节的剂量依附性趋势:随着用药浓度增大DNA合成前期细胞百分数增多,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的细胞含量逐渐减少(F=6813.961,1064.506,1654.187.P&;lt;0.01),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51.56&;#177;1.21,34.50&;#177;1.43,25.30&;#177;2.11,14.71&;#177;0.82,F=6963.487,P&;lt;0.01)。结论:芦荟大黄素以剂量、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还可剂量依赖性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并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通过凋节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伴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高原肺水肿伴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35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住院期间的疗效,应用BiPAP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鼻(面...  相似文献   
46.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CT的简单、实用的影像学分类方法,来评估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方法 48例腰椎疾病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共置入224枚螺钉。术后行椎弓根CT扫描并且随访3个月行Oswestry评分、记录相关并发症。两名观察者对影像资料进行判读,按照研究设计的分类系统进行评估,并行相应的治疗。结果按照本分类系统统计:安全的螺钉位置占76.8%(172/224);可接受的螺钉位置,也就是穿出方向分类中的Ⅰ度占12.5%(28/224);不可接受的螺钉位置,也就是穿出方向分类中的Ⅱ度占10.7%(24/224)。存在神经根放射痛的病例占6.2%,并且根据分类系统给予相应治疗。结论本分类系统在影像学评估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和统一临床评估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
构建含有全长MACC1(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MACC1基因的胃癌BGC-823/ pBaBb-puro-MACC1细胞系,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转染MACC1基因后胃癌细胞株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MACC1 基因与差异基因之间可能的调节机制或信号通路。方法 以人胚肾 293FT 细胞为模板,经 PCR 扩增获全长 MACC1cDNA 序列,将目的基因序列克隆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 pBaBb-puro 表达载体,建立 pBaBb-puro-MACC1 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测序并转染 293FT 细胞观察报告基因表达情况判断是否构建成功。构建成功后的pBaBb-puro-MACC1 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 BGC-823 细胞,建立稳定表达 MACC1 的 BGC-823/pBaBb-puro-MACC1 细胞。qRT-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细胞的 MACC1 基因表达,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转染 MACC1 基因后胃癌细胞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探讨研究。结果 成功扩增全长MACC1cDNA,经测序鉴定序列完全正确;转染293FT细胞可见清晰的绿色荧光表达。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能够稳定表达MACC1。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基因发现上调基因33个,下调基因24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涉及多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全长MACC1cDNA的表达载体系统,建立了稳定表达MACC1的BGC-823/pBaBb-puro-MACC1细胞,通过对差异基因的分析发现MACC1可能引起胃癌细胞株BGC-823基因表达谱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分子的改变,为MACC1基因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三组:A、B组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10 ng/ml作用24 h,建立软骨细胞凋亡模型;B组事先加入10 μg/ml的人参皂甙Rg1保护2h;C组作为空白对照.TUNEL法检测人参皂甙Rg1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人参皂甙Rg1对凋亡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A、B和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30±4.05)%、(10.30±1.08)%和(2.20±1.93)%,B组胞凋亡率低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软骨细胞TIMP-1的表达增加,MMP-13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1具有拮抗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和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荧光染色和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 ,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P <0 0 1)。结论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 ,为寻找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有效体外构建高质量组织工程软骨的细胞种植技术.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兔第1代软骨细胞分别通过纤维蛋白凝胶种植技术(实验组)及常规种植方法(对照组)接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体外培养3周后收获组织工程软骨,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定量检测氨基糖胺聚糖(GAG)、DNA含量及Ⅱ型胶原染色面积.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体积更大、更有弹性和光泽;其Ⅱ型胶原染色面积、GAG、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种植方法比较,采用纤维蛋白凝胶种植技术能在体外形成更高质量的组织工程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