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瑞典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发动蛋白Ⅰ(dynamin Ⅰ)及衔接蛋白180(AP180)表达变化。方法选择6只瑞典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为转基因组,另选5只小鼠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及颞叶皮质synaptophysin、dynamin Ⅰ及AP180的表达,图像分析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观察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synaptophysin与β淀粉样蛋白(Aβ)_(1-42)在老年斑表达部位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小鼠脑组织齿状回分子层、海马CA1、CA3及内嗅区皮质各层synaptophysin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齿状回颗粒细胞、海马CA1锥体细胞及内嗅区皮质各层dynamin Ⅰ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齿状回分子层、海马CA4、CA1、内嗅区皮质各层及颞叶皮质Ⅱ~Ⅴ层AP180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显示转基因组小鼠老年斑内有synaptophysin和Aβ_(1-42)共同存在。结论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synaptophysin、dynamin Ⅰ及AP180表达降低,提示出现不同程度突触丧失及突触囊泡回收功能缺陷,可能是该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慢性氟中毒所致脑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氟中毒对脑损伤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国际氟研究中较为热门的研究问题.临床上肯定了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而实验性氟中毒动物表现有震颤、紧张、麻痹等神经毒性作用的改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活性部位对SH-SY5Y神经细胞中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AChR)亚单位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以及对抗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作用。方法:灯盏细辛经乙醇提取、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再以反相硅胶柱分离等方式得到极性部位,选取一定浓度的灯盏细辛提取物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α7 nAChR蛋白水平的变化;再将能明显上调α7 nAChR蛋白水平的灯盏细辛提取物预处理SH-SY5Y细胞后,加入Aβ25-35处理,用比色法测定MTT还原率,观察灯盏细辛活性部位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灯盏细辛醇提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以及该部位经反相硅胶柱分离的低极性部位均能显著上调α7 nAChR蛋白水平,并减弱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细胞损伤。结论:灯盏细辛活性部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α7 nAChR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α3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AChR)基因表达后该受体对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了解α3nAChR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设计并体外合成α3nAChR的特异性编码siRNA序列的寡核苷酸,退火后克隆至pSilencer 3.1-H1neo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α3nAChR pSilencer3.1-H1neo。将α3nAChR pSilencer 3.1-H1neo转染SH-SY5Y细胞,用含G418的培养液筛选,挑选阳性克隆后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α3nACh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1μmol/Lβ-淀粉样肽1-42(Aβ1-42)处理转染细胞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用比色法测定其指质过氧化产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α3nAChR siRNA表达质粒,转染后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克隆株,与对照组相比,α3nAChR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降低(抑制率分别为98%和66%);经转染处理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程度的降低;抑制α3nAChR基因表达后能增强Aβ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结论:成功构建的α3nAChR siRNA表达质粒能特异性抑制α3nAChR基因表达,α3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可引起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增加Aβ的神经毒性,表明α3nAChR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型胆碱能受体(nAChR)的变化.方法 改良四血管法建立VD大鼠模型;术后1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应用改良Ellman法测定大鼠血浆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nAChR亚单位α3、α4、α7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VD组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P<0.01);血浆AChE活性降低(P<0.01),海马AChE活性升高(P<0.05);海马nAChR α3、α4、α7蛋白及nAChR α3、α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nAChR α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海马神经元nAChR表达的降低可能是VD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灯盏细辛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莉莉  官志忠 《山东医药》2010,50(31):109-110
灯盏细辛药性味甘温,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消积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能扩张微细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心肌功能及供血,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提取物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5组;用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方法建立痴呆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定向航行和空间探索中逃避潜伏期时间和穿越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脑组织中AChE和BuChE活性升高,血浆中AChE和BuChE活性降低(P<0.05),经过灯盏细辛治疗后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提高,胆碱酯酶活性趋向于正常(P<0.05).结论 灯盏细辛能够提高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胆碱酯酶活性趋向于正常.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贵州省世居侗族和汉族人群趋化因子RANTES基因(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403G/A和-28C/G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方法,募集侗族和汉族共计229例HBV持续感染者、161例HBV清除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SNP分型技术对趋化因子RANTES基因-403G/A和-28C/G位点进行分型测定.结果 趋化因子RANTES基因-403G/A和-28C/G基因型频率在侗族汉族HBV持续感染组、HBV清除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403AG 和-28GG增加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OR= 1.292,OR=1.151).趋化因子RANTES-28C/G基因型频率在侗族和汉族HBV持续感染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NTES-403G/A各基因型在两族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趋化因子RANTES-403AG和-28GG基因型HBV持续感染风险性高.RANTES-403A有助于HBV清除.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浆中两种胆碱酯酶(ChE),即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的活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9例AD患者并33例健康老年人,采用改进的Ellman比色法分别测定血浆中AChE及BuChE活性,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AD患者血浆AChE活性(1.39±0.57)nmol/(min.ml)较正常老年人(2.16±0.86)nmol/(min.ml)低(P<0.001);而BuChE活性在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种ChE活性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血浆AChE活性较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这种降低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血浆ChE活性的测定可作为AD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5年8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及贵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87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73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对照组与冠心病组MTHFR677位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8.5%,36.1%,病例组MTHFR基因C677T的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