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2002年-2008年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oxsackie virus type A24 vari-ant,CoxA 24v)VP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在GenBank基因库上下载26株2002年-2008年引起AHC的CoxA 24v病毒株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全序列,分析各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并与CoxA24原型株Joseph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各株之间VP1基因核苷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94.3%~100%,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97.7%~100%;与Joseph株比较,核苷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76.4%~77.9%,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90.5%~91.8%。结论:2002年-2008年CoxA 24v病毒株VP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变异,在氨基酸层面上也存在变异,但变异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保留残根的覆盖义齿进行磁性附着体修复,1年后观察其根松动度,桩核松动度,牙周情况。介绍磁性附着体的制作工艺。结果108例中基牙松动占2.1%,桩核无松动。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时应根据不同个体选择适应证,磁性附着体是牙列缺失保留残根的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93.
周珺 《中原医刊》2009,(19):7-8
目的探讨桩核冠修复无髓牙根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52例残根残冠无髓牙采用桩核冠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经过3年半的观察,根折21例、桩(冠)松脱14例。结论桩核冠修复无髓牙不仅要考虑增加桩核冠的固位力,更应尽可能保留天然牙,保存剩余牙体组织,达到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insulin resistance,IR)作用,并预测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长期高脂肪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ip)诱导雌性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取肝脏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Sirt1、Nrf-1/2、ERRα等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PGC-1α、Mfn2的相对表达。测定大鼠INS,计算HOME-IR与ISI。测定大鼠肝脏ATP含量及ATP酶活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2DM大鼠发生IR,PGC-1α、Mfn2蛋白表达上调,Sirt1等mRNA表达显著降低,ERRαmRNA表达升高,ATP含量显著减少,ATP酶活力减弱。与模型组相比,Neu-p11低剂量组降低T2DM大鼠INS;改善T2DM大鼠IR;上调大鼠肝脏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ERRαmRNA的表达,增加大鼠肝脏ATP含量与ATP酶活力。结论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可能以调节T2DM大鼠肝脏线粒体平衡相关因子,维持线粒体功能正常为机制,改善IR。  相似文献   
95.
96.
中药散剂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斐  晏士慧  周珺 《陕西中医》2004,25(8):690-691
目的 :观察清泄郁火、收敛愈溃类中药配伍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纯中药散剂 (冰片、牛黄、黄柏、龙胆草、甘草、青黛、雄黄 )治疗本病 60例 ,结果 :总有效率达 96.7%。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 ,收敛愈溃之功效  相似文献   
97.
龚甜  熊英  朱凌燕  施勇  周珺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39-2041
目的初步探讨PPAR-γ2基因Pro12Ala位点多态性与江西地区汉族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临床随机筛选出无亲缘关系的研究对象共185例,其中,实验组为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住院和门诊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7.94±11.56岁);健康对照组119例(男57例,女62例,平均年龄58.54±12.56岁)。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C、LDL-C、FPG、2hPG等临床指标,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高效液相法测定HbA1c。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鉴定研究对象PPAR-γ2基因Pro12Ala基因型;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相关性。结果 1.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均为PP纯合子,Pro12Ala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实验组SBP、FPG、2hPG、HbA1c、FI NS、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A1c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PPAR-γ2基因Pro12Ala位点多态性与部分江西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2.HbA1c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
龚甜  熊英  周顺德  施勇  周珺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3110-3112
目的 建立并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T-PCR-RFLP方法)快速鉴别2011年江西省麻疹野毒株与疫苗株.方法 用Vero/SLAM细胞对1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通过RT-PCR-RFLP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毒株进行麻疹病毒鉴定,RFLP方法主要是运用AflⅡ酶判断是否含有AflⅡ酶切位点(疫苗株有,野毒株没有)鉴别野毒株和疫苗株,同时对该毒株进行N基因全序列测定,以验证RT-PCR-RFLP方法.结果 RT-PCR-RFLP方法鉴定的结果为:该毒株(MVi/Jiangxi.CHN/23.11)呈单一条带,不能被AflⅡ酶切开,N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为:麻疹病毒野毒株H1基因型.结论 成功建立江西省麻疹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快速鉴别方法,并鉴别2011年江西省1例疑似麻疹病例由野毒株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99.
酸甘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两种中医证型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酸甘生津方对阴虚津亏型(A组)及气阴两虚型(B组)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以数字随机区组表法分为上述A、B和激素对照组(C)三组各20例。A组服用酸甘生津1方,B组服用酸甘生津2方,C组服用泼尼松。结果:中药(A+B)组治疗3月及6月后的总体疗效分别为50.0%和82.5%,均高于对照组(C)(36.8%和52.6%,P<0.01),其中B组治疗3月的总有效率(55.0%)和治疗6月后的显效率(60.0%)又优于A组(P<0.05)。且中药(A+B)组在治疗6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82.5%,显著优于对照组(C)的47.4%(P<0.05);类风湿因子(RF)及血沉(ESR)比较,治疗6月时,中药(A+B)组的改善明显优于C组,同时B组的改善也优于A组;Schimer’s试验、含糖试验比较,也显示相似结果。结论:酸甘生津方可明显改善SS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ESR、RF定量,改善效果优于激素对照组,且随治疗时间延长,作用更明显。同时提示本方法对气阴两虚型者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系统评价逍遥散加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各项指标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全面收集有关逍遥散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后,分析逍遥散加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量表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8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242例,对照组240例。5篇文献观察了汉密尔顿量表值,4篇文献观察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加减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量表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所限。结论:逍遥散加减可有助于改善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