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76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 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 ,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0 %、36 .36 %、73.33%、4 3.75 % ,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 (P <0 .0 1及P <0 .0 5 )。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 6 0 .71% ,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 2 2 .2 2 % (P <0 .0 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 ,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6 5 .96 %及 2 8.5 7% (P <0 .0 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 ,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 (P <0 .0 5及P <0 .0 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2.
1997年,Huscher等完成了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获得了理想的美容效果,现临床应用逐渐增多。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们施行了21例腔镜甲状腺手术,采用经胸乳途径和腋窝途径入路,其中甲状腺腺瘤切除13例,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甲状腺侧叶切除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3.
<正>美容整形和装饰打扮自己,是人类发展文明的象征.女人打耳孔佩戴耳坠又是美容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服饰配上适称的耳坠,会显得格外俊美飘逸,端庄高雅.  相似文献   
104.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tress-induced gastric mucosal lesions)是由于手术创伤、休克、烧伤等应激引起胃黏膜保护机制与损伤机制发生失衡而出现的以溃疡或糜烂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 其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广泛而表浅的糜烂,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是由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损伤因子增强、细胞凋亡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毕赤酵母生产人胰岛素前体时,在胰岛素前体的N末端引入一段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间隔肽(EEAEAEAEPK)虽然可以提高目的产物的表达量,但间隔肽中的多个酶切位点有可能造成目的产物N末端的不均一性。对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胰岛素前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样品经过MALDI TOF MS和N末端测序,证实了胰岛素前体N末端不均一性的现象,并对产生不均一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同时证实,利用毕赤酵母得到的胰岛素前体,经胰蛋白酶酶切后,生成了B链缺少第30位苏氨酸但N末端均一的胰岛素产物desB30,且C末端未发生降解,这为人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期间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AECOPD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22例)、B组(丙泊酚组,19例)、C组(咪达唑仑组,23例),各组使用相应药物实施镇静维持相同目标镇静效果(Ramsay评分),比较3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镇静失败例数。结果 8例(12.5%)患者因镇静失败退出,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10,P=0.775);在机械通气时间上,A组为(4.5±1.1)d,短于B组的(5.4±1.4)d以及C组的(5.6±1.3)d,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法多重比较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U停留时间上,A组(6.3±1.3)d、B组(6.9±1.4)d、C组(6.8±1.4)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能达到预期的镇静效果以及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在ICU停留时间上未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7.
刘海峰  艾德华  田淑艳 《医学综述》2013,19(10):1891-1893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38例C-IBS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50例)采用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替加色罗组(43例)仅应用替加色罗治疗,莫沙必利组(45例)仅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三组患者每日的排便次数、大便Bristol分级及腹部胀痛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结肠传输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和替加色罗组治疗后的结肠传输时间显著少于莫沙必利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替加色罗组腹痛、腹胀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治疗后各组大便Bristol的分级构成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色罗联合聚乙二醇治疗C-IBS,近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8.
例1:白某,男,52岁,2013年10月22日初诊。头晕、头昏脑热2个月,下午尤甚,既往有心绞痛、慢性气管炎病史和20年吸烟史。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舌红苔薄白,脉弦细。3次测量平均血压为158/96mmHg,心电图正常,血脂正常。西医诊断为1级高血压。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治以滋肾养肝。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生地12g,山茱萸9g,山药9g,茯苓6g,丹皮6g,泽泻6g,枸杞子9g,白菊花12g,天麻9g,钩藤9g,石决明15g,石膏3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4剂后头晕、头昏脑热消失,血压恢复正常(128/82mmHg),仍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滋肾养肝,用杞菊地黄丸调理1个月而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和了解手术治疗大量高血压出血的临床效果和适应症。方法:135例患者行开颅手术抽吸血肿,术后脑室引流脑脊液,并给脱水降颅压药物。术后记录不同病情分级患者的疗效及3周内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分型情况。结果:术前病情分级在Ⅰ、Ⅱ、Ⅲ、Ⅳ级的患者术后治愈和好转率较高,总体在50%以上。分级Ⅴ级的患者手术疗效极为不好,死亡率较高,为83.3%。术后2周和3周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能有效治疗部分大量脑出血患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应超早期(发病后6h内)手术治疗,Ⅰ、Ⅱ、Ⅲ、Ⅳ级患者均应积极手术治疗,Ⅴ级患者不适合手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中bcl-2基因表达状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53例胃癌中bcl-2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bcl-2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及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cl-2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36%,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20.00%,25.00%,44.44%,P<0.01);异型增生组织bcl-2 nRNA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及萎缩性胃炎(P<0.05).胃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率为81.13%,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20.00%,31.25%,52.78%,P<0.01),异型增生组织bcl-2蛋白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及萎缩性胃炎(P<0.01).x2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阳性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低于bcl-2蛋白阴性组(P<0.05及P<0.01),bcl-2蛋白表达状态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bcl-2基因对胃癌前组织及胃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