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6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61.
目的探讨自体带血管蒂胃瓣组织治疗良性胆管狭窄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92例应用自体带血管蒂的胃瓣组织修复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其中男40例, 女52例, 年龄25~79(50.5±12.9)岁。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的体质指数(BMI)、住院天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术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数等临床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患者出院后进行长期随访, 评价自体带血管蒂胃瓣组织治疗良性胆管狭窄手术的远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1%(24/9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行胆肠吻合术、术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术前低血红蛋白、术前低血小板计数与带血管蒂胃瓣修复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术前低血小板(OR=0.990, 95%CI:0.982~0.998, P=0.015)、术前低血红蛋白(OR=4.953, 95%CI:1.405~15.010, P=0.012)和术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OR=19.338, 95%CI...  相似文献   
662.
目的:探讨盘龙七片对小鼠骨折愈合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45只C57BL/6小鼠制备髓内针固定小鼠闭合性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于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盘龙七片,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照盘龙七片高剂量(1.28 g/kg)及低剂量(0.25 g/kg)灌胃给药,2次/d,连续4周。在给药3周后,采用颈椎脱臼方法处死动物,收集损伤股骨制备骨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造模骨折愈合情况;在给药后第1,2,3,4周后取受损骨组织,收集总蛋白,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蛋白表达量。利用盘龙七片处理人脐静脉内皮血管细胞(HUVEC),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盘龙七片对小管形成及HUVEC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高剂量组盘龙七片处理3周后,骨痂区域充满大量的类骨质,骨折愈合情况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Western Blo...  相似文献   
663.
目的 探讨实时监视下右侧卧位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取右侧卧位,对照组取直立位、站立或坐位均可,吞入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胃内通过情况,通过幽门后患者可自由活动,统计分析两组间胃转运时间、小肠转运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阳性发现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平均胃转运时间为(31.7 ±29.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6±55.9) min(U =559.000,P=0.020);平均小肠转运时间为(221.3 ±78.8)min,与对照组的(211.1±86.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1,P=0.611);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5.0%( 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31/40)(x2=5.165,P=0.023);阳性发现率为75.0%(30/40),与对照组的65.0% (2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2,P=0.329).结论 实时监视下右侧卧位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4.
患者男性, 55岁, 因"上腹部隐痛1个月, 发现肝占位半月余"于2022年3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部隐痛, 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巩膜黄染等, 于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提示"肝占位, 肝硬化, 脾大", 我院腹部CT检查结果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 考虑肝癌。确诊"慢性乙肝"10余年, 半月前开始口服恩替卡韦。入院时患者精神可,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100分,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0分, 体重指数25.3 kg/m2。体检: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 无腹部静脉曲张, 无压痛及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4次/min。入院完善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 e抗体(+), 核心抗体(+);乙肝病毒DNA定量2.13×104 U/ml, 甲胎蛋白1 869 μg/L, 异常凝血酶原24 521 mAU/ml;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等未见异常。肝胆胰MRI示:肝左右交界区见121 mm×121 mm×146 mm大小T1WI轻度混杂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影, 部分病灶融合, ...  相似文献   
665.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真菌病,由孢子丝菌属感染引起,可造成局部皮肤、黏膜及淋巴管的炎症,严重者可致全身播散、威胁生命。孢子丝菌病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孢子丝菌病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部分南方地区,以球形孢子丝菌感染为主,其他地区可能缺乏相关的认识和重视,使其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之一。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公共卫生风险对开展科学防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66.
患者男性, 64岁, 因"发现肝占位6个月"于2022年6月3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患者2022年1月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内不均匀回声, 未进一步诊治。2022年3月出现纳差伴消瘦, 2个月内体重下降5 kg, 2022年4月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 肝区为著, 可自行缓解, 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 考虑诊断为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 大小约14.2 cm×10.2 cm。遂于2022年4月29日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一次, 术后疗效评估:病变部分坏死, 大部分血供存在, 考虑肿瘤存活。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30年, 口服抗病毒药物1个月;糖尿病病史8年, 血糖最高17 mmol/L, 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良好;高血压病史8年余, 血压最高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 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吲达帕胺片等治疗, 血压控制良好。无冶游史及手术史, 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检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60 500 μg/L;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667.
危重病患者属胃镜诊疗的特殊群体,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机体处于高度应激、高代谢状态,心肺功能耐受性差[1],增加了胃镜诊疗的风险.因此,如何对危重病患者安全进行胃镜检查成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超细胃镜的外径较普通胃镜细小,可经鼻腔插入完成诊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和应激反应,为危重病患者的内镜诊疗带来了福音.笔者总结了我院以往经鼻超细胃镜诊疗的危重病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本组46例危重病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25~80岁,平均56.3岁.病因包括消化道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5例,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10例,胃肠外科术后重症监护4例,胸外科术后重症监护3例,骨科术后重症监护3例,肝硬化合并腹水4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共8例,其他6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3例,不明原因反复呕吐7例,胃区疼痛8例,不明原因消瘦3例,不明原因贫血5例,其他10例.本组12例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气管插管10例、气管切开2例.  相似文献   
668.
<正>临床实习教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由理论知识学习进入临床实践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规范康复治疗操作技能并运用于实践,以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伦理和行为,即全面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育效果。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督促引导学生复习并且评价学习效果。科学的实习考试是检验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69.
目的 分析结肠癌(CC)患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自我感受负担(SPB)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接受EMR治疗的83例CC患者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患者SPB情况,设计一般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SPB情况,分析可能影响CC患者EMR术后SPB的相关因素。结果 83例CC患者EMR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SPB,SPBS得分为33.00(17.00,42.00)分;自觉经济能力不足、家庭关怀一般、消极应对的CC患者SPBS评分均高于自觉经济能力充足、家庭关怀良好、积极应对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的CC患者SPB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觉经济能力不足、家庭关怀一般、消极应对均可能是CC患者EMR术后SPB严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C患者EMR术后伴有不同程度SPB,自觉经济能力不足、家庭关怀一般、消极应对可能是影响CC患者EMR术后SPB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0.
刘哲  张旦勇  尹科明 《医疗装备》2023,(8):80-82+87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复元活血汤对骨质疏松症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腰椎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3例OT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采用PVP治疗,试验组采用PVP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水平及疼痛程度[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ODI评分、ALP水平、N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血清钙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TLF患者采用PVP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可改善腰椎功能与骨代谢,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