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7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分析3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评价MSCT对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GIS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部18例,小肠10例,大肠3例,肠系膜4例。恶性GIST20例,主要CT表现:肿块直径≥5cm 17例,12例瘤体内有低密度坏死,肿块边缘分叶状5例。良性15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晰,密度均匀。CT检查的敏感性为100%,定位准确率为91.4%(32/35),定性准确为85.7%(30/35)。结论 GIST有一定的影像特点。CT可作为GIST的常规检查方法,对GIST的准确定位、定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观察敏咳清颗粒对体外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lung fibroblast,LFB)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敏咳清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LFB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敏咳清高浓度组、敏咳清低浓度组、养阴清肺糖浆高浓度组、养阴清肺糖浆低浓组、地塞米松组,加入肝素刺激后分别加入对应的含药血清,采用MTT法检测LFB增殖,TUNEL法检测LFB凋亡.结果:①各组含药血清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肝素刺激下LIB的增殖,以敏咳清颗粒高剂量组抑制LFB增殖的作用最强,48 h的抑制作用强于24 h,呈剂量依赖性;②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以敏咳清高剂量组诱导LFB凋亡细胞最多.结论:敏咳清颗粒能显著抑制LFB增殖,诱导LFB凋亡.  相似文献   
53.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时,患者手术体位的合理摆放及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2011年以来,我们对307例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体位安置,取得满意效果,手术过程无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构建、纯化神经胶质瘤靶向肽GL1和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GL1-EGFP),并且分析其靶向作用。[方法]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GL1-EGFP,并连接到pET-22b(+)载体上构建原核表达质粒,重组体转到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利用Ni2+-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纯化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L1-EGFP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结果]构建了GL1-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纯化蛋白为目的蛋白GL1-EGFP。体外细胞实验表明GL1-EGFP融合蛋白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87△EGFR具有靶向作用。[结论]GL1-EGFP靶向融合蛋白对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靶向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duct exploration, LCDE)中应用缝针穿刺切开胆管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缝针穿刺切开胆管者75例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此法成功切开及探查胆总管,无邻近脏器损伤,无胆瘘及术后出血,无死亡病例;其中腹腔镜中转开腹2例,中转开腹原因1例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1例胆总管下段“铸型”结石嵌顿胆道镜无法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获4个月至2年随访,均未见胆道狭窄。
结论:缝针穿刺切开胆管法是一种在腹腔镜下简单、有效和安全的解剖及切开胆总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分别检测1 124例就诊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种病原体。结果混合感染率为36.0%(405/1 124)。共统计出16种混合感染模式。混合感染者主要集中于21~30岁年龄段,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和个体职业者。混合感染者与非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及婚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与学历和性伴数相关(P=0.001)。结论在性病门诊中,STD混合感染率较高,混合感染模式多样,混合感染与低学历、多性伴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60例PTSD患者进行8周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和治疗组(采用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舍曲林治疗)各30例;以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IES-R总分、各因子分及SDS、SAS总分(标准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各阶段IES-R各因子分及SDS、SAS减分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肯定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8.
杨宇洁  程祝忠  曹英  肖燕  许国辉 《西部医学》2009,21(9):1580-1582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恶性囊实性肿瘤的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恶性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表现。结果37例中上皮性肿瘤34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转移方式以腹腔种植转移多见。结论卵巢原发囊实性肿瘤的CT影像有一定特点,对临床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影像检查对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对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术前CT及MRI影像资料,并对术后CT/MRI随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栗本组6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并附于透明隔上,1例肿瘸位于四脑室内,CT平扫肿瘤呈混杂密度,4例见明显钙化影。MRI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轻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术后早期CT检查均可发现术腔出血情况及肿瘤切除范围,后期复查可更加明确显示肿瘤是否残留。结论CT、MRI检查对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前诊断提供依据,并可作为术后疗效评估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0.
张放  邵华  张志虎  冯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4):420-422
目的对某焦化厂焦炉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以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焦炭尘、一氧化碳、苯并芘、苯溶物、噪声等;检测结果示焦侧苯并芘的最高接触浓度、炉盖工、出炉工苯溶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输焦振筛的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检测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尤其是对苯并芘及苯溶物的防护,以切实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