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后体内流感病毒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变化.方法 采集2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的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其抗体滴度并分析.结果 患者距发病1、5、15、22、37、49天和58天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分别为5.36、9.39、39.02、57.99、137.92、55.19和57.99,患者的最高抗体滴度几何均数为148.55,其中96.4%( 27/28)的患者在病程中产生保护性抗体和发生抗体血清转换.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能有效产生保护性水平的抗体,有较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34例行根治性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处方剂量:鼻咽部肿瘤(pGTVnx)及可见的转移淋巴结(pGTVnd)70Gy/33次,高危临床靶区(PTV1)60Gy/33次,预防照射区(PTV2)56Gy/33次,5次/周。其中17例放疗期间联合尼妥珠单抗,200mg/次,静滴,每周1次,共6-7次(尼妥珠组);另17例放疗期间联合西妥昔单抗,首次剂量400mg/m2,以后每周250mg/m2,静滴,每周1次,共6-7次(西妥昔组)。参照RECIST 1.0版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采用RTOG/ERO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结果随访27-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放疗后1、2、3年区域局部复发率、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尼妥珠组均为0、0、17.6%和88.2%,西妥昔组均为0、0、11.8%和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急性反应,尼妥珠组口腔黏膜反应(u=2.25,P<0.05)、体重下降程度(t=2.56,P=0.02)、皮疹(u=4.36,P<0.01)较西妥昔组轻。结论螺旋断层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与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鼻咽癌的1、2、3年临床疗效无差异,急性反应尼妥珠单抗较西妥单抗轻,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估多发脑转移癌的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TOMO)、静态逆向凋强(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剂量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l、2、3及多个病灶的脑转移癌患者的CT/MRI图像各10例,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后,分别传输至Precise plan、Pinancle及TOMO计划系统,给予全脑(PTVwb)40Gy/20F,同步给予局部转移灶(pGTVs)加量至60Gy/20F.根据RTOG02-25标准限制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三组计划完成后,分别对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不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UI)、等剂量曲线覆盖程度、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分布和正常器官受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三种计划都能达到处方剂量需要和危及器官受量限制.TOMO计划对脑转移病灶及全脑的计划靶区均匀性、适形度、靶区覆盖程度和对3个以上病灶患者的晶体保护优于3D-CRT和IMRT计划;对中耳、内耳、1-2个转移病灶患者的视神经、3个以上转移病灶患者的脑干保护优于3D-CRT计划.IMRT计划对全脑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适形度、靶区覆盖程度均和对中耳、1-2个转移病灶患者的视神经、3个以上转移病灶患者的脑干优于3D-CRT计划,且在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更明显.3D-CRT计划针对转移灶的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且在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更明显,对于眼球和1-2个转移灶患者晶体的保护优于IMRT和TOMO计划.结论 针对多发脑转移癌放疗,螺旋断层放疗计划优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且对于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44.
汤和青  林雷  侯俊  方为  陈春  柯齐斌 《四川医学》2012,33(3):454-45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期间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在中低温心脏停跳CPB下二尖瓣置换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方法,试验组在CPB前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CPB开始前鼻咽温为36℃时(T1)、CPB降温至28℃升主动脉阻断20min时(T2)、心脏复跳20min鼻咽温为36℃时(T3)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的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测量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组内比较,CERO2:T2时与T1比较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T3时较T2回升(P<0.01);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对照组和试验组T2与T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ERO2:T2、T3时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BF/CMRO2:T2时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中天麻素能降低脑氧耗,有利于改善大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构建人肝细胞离线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探讨其治疗肝衰竭患者离体血浆的可行性,为开展离线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基因的Hep G2细胞为生物材料,将细胞培养于费森尤斯血浆滤过器(Psu-2S)中,构建生物反应器.利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后离体血浆作为治疗对象,先行2h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然后应用构建的生物人工肝系统对其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 生物反应器建立过程顺利,无菌技术达到要求,细胞培养液离心检测未见细胞漏出,生物反应器外腔液中细胞活力平均达95.6%,细胞增殖旺盛.肝衰竭患者血浆在胆红素吸附治疗前后分别为(176.19±54.14)μmol/L,(50.10±16.8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P=0.0002),白蛋白、尿素氮、血糖等指标在胆红素吸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在生物人工肝治疗前后,胆红素分别为(50.10±16.85)μmoL/L,(30.27±15.0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P=0.000);同时尿素氮(UERA)明显升高(t=15.4,P=0.000);血糖(GLU)明显降低(t=5.67,P=0.0013);白蛋白治疗前后分别为(6.13±2.04)g/L及(7.19±2.42)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0.134).结论 自行构建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细胞繁殖活性良好,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浆胆红素有较好的吸附及代谢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蛋白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从1例急性肝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株新型肠道病毒,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动物试验、中和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该病毒对乙醚不敏感,在pH3.0及37℃ 60min条件下稳定,56℃30min可以被灭活;能在A549和RD细胞中稳定传代,并致细胞病变;不能被已有肠道病毒免疫血清中和;小白鼠乳鼠对该病毒不敏感;电子显徽镜下可见27-30nm的肠道病毒样颗粒;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病毒VPI区核苷酸序列与肠道病毒89型的同源性为87%。与其他病毒无有意义的同源性。结论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肠道病毒相似,但其抗原性和核苷酸序列等与已知肠道病毒有较大差异,可能属于肠道病毒89型的1个新亚型。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凝胶在中老年男性术前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中老年男性术前导尿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插尿管前从尿道外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后插入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导尿术。分别观察尿道损伤率、一次插管成功率,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和尿道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老年男性术前导尿应用利多卡因凝胶能明显减轻插管时的疼痛,减少尿道损伤,显著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克隆表达新型肠道病毒89型VP1结构蛋白.并进行活性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分离肠道病毒89型VP1结构蛋白全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构建重组质粒pH—VP1,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表达,检测表达产物的特异性及活性。将EV89VP1核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重组质粒在1mmol/L的IPTG37℃诱导7h后可诱导表达得到约33kD的蛋白。经WesternBlot实验检测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EV89抗原的活性。分离的EV89病毒其VP1区核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仅有的3株EV89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4%、85.9%、85.6%。结论成功构建EV89重组蛋白.其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活性,可进-步用于VP1检测方法的研制。进化分析表明,分离的EV89VP1区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分离株亲源性较远。  相似文献   
49.
目的患者通过主动用力呼吸的训练,提高参与呼吸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因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肺通气功能。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科住院的髋部骨折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明确诊断为髋部闭合性新鲜骨折的老年患者且入组时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共68例(男25例,女4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62~100岁,平均77.2岁,其中脱落6例,剔除2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操作,实验组在执行常规操作的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并对训练过程记录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训练,有效锻炼了参与呼吸肌群的力量和耐力,减少了残余气量,改善了肺通气。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患者制定呼吸训练方案,实验组患者呼吸过程是主动的,呼吸肌群经锻炼后增强耐力和力量,形成肌肉泵的作用,有效改善了肺通气,提高了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
皮名芳  陈春  侯俊  林雷  唐万英 《海南医学》2013,24(3):374-37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在关气腹时给予右美托咪啶0.5 μg/kg微量泵泵注,10 min左右泵注完毕,对照组泵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患者停用麻药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几个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和躁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MAP、HR在拔管时、拔管后5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躁动发生率及OA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术后镇静作用,从而降低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