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医药卫生   299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目前尚缺乏针对老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an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风险因素分析.本研究以老龄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影响老龄CABG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999年至2005年间,有1 756例老龄患者(大于65岁)在我院接...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吸烟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每组9只。在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_(25-23)建立A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AD大鼠吸烟1 2周,穿梭箱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HE、Bielschowski's镀银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吸烟组主动回避能力和被动回避能力及空间探索能力较不吸烟组明显下降(P<0.01);吸烟组海马CA1、CA3、齿状回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神经纤维增粗、肿胀、轴突深染。结论 AD大鼠吸烟后,认知功能损害加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加重,胶质细胞变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潘生丁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分析猪心肌不同程度微梗死后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小型猪18只,随机分为3组,经心导管在冠状动脉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A组:微球剂量5万,3头;B组:微球剂量12万,8头;C组:微球剂量15万,7头)。分别在基础状态和微栓塞后6h、1周行潘生丁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检查。应用Philips Q-Lab8.1工作站分析栓塞相关节段即左室前壁和前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的环向应变、径向收缩速度和径向应变的峰值以及达峰时间。结果在静息状态下,没有检测到微栓塞对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影响(P〉0.05);潘生丁负荷试验显示:微栓塞1周后,相关心肌节段的环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P〈0.05);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从微栓塞后6h就表现为延长,并延续到1周后(P〈0.05)。结论潘生丁负荷RT-MCE能准确分析心肌血流灌注,微栓塞相关心肌节段环向应变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定制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侵袭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7例膝关节周围侵袭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远端肿瘤13例,胫骨近端肿瘤14例;包括骨巨细胞瘤16例、骨肉瘤9例、滑膜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进行肿瘤切除、定制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化疗.术后随访,参照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1~122个月,中位时间64.5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生存,MSTS评分为(22.2±3.5)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5%(22/27).近期随访23例患者生存,4例患者死亡,4例发生与假体相关的并发症;其中22例生存患者MSTS评分为(21.0±2.3)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2.7%(16/22).本组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85.2%(23/27).结论 应用定制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侵袭性骨肿瘤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活检组织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α-SMA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RT-PCR对CHB活检组织的α-SMA进行半定量,结合肝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对CHB患者的肝组织α-SM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基因水平上,轻度CHB患者α-SMA/β-actin为0.126±0.032,与中度(0.323±0.099,P=0.001)和重度(0.410±0.103,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CHB患者中,中度和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免疫组化显示:在CHB肝组织,α-SMA主要与坏死性炎症反应有关,贮脂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表达α-SMA较强。CHB轻度组(G1/G2),α-SMA表达于坏死性炎症反应部位;CHB较重组(G3/G4),则表达于坏死区及其相邻的肝实质表达明显增加,且Kuppfer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HBV慢性感染状态下,α-SMA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与肝脏患者的CHB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讨论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超声组织定位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定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P5500彩色超声仪,分别检测3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和64例正常人的肝脏近场、中场、远场的IBS值。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的IBS值分别为:近场31.2±3.4 dB,中场36.9±3.5 dB,远场32.3±2.6 dB,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的IBS值分别为近场24.1±4.3 dB,中场20.9±5.0 dB,远场14.8±3.5 dB,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与病理诊断对比,IBS值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轻、中、重度肝纤维化之间对比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背向散射积分值能反映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i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骨髓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贫血、骨病、肾功能受损、高钙血症等临床症状,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近年来,随着免疫调节类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新药的应用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推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目前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1])。随着患病时间延长,患者免疫缺陷加重,并且疾病耐药率会逐渐升高,从而导致疾病的进展。免疫治疗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在放疗后残余肝细胞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模拟临床分割放射治疗.将放疗后残余肝癌组织切除后再种植于正常裸鼠肝脏.6周后处死,测量放疗后再种植肝癌体积,计算其肝内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HE染色观察放疗后肝癌组织学形态.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放疗前后肝癌组织内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及TMPRSS4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肝癌切除再种植后42 d,其肿瘤大小及肺转移率分别为(2.25士0.52)cm3和66.7%,而放疗后2d和放疗后30 d残癌切除再种植组,肿瘤大小分别为(1.61±0.51)cm3 (P<0.05)和(2.60±0.61)cm3 (P>0.05),肺转移率分别为12.5% (P<0.05)和100% (P<0.05).对照组及放疗后2d残癌切除再种植组无肝内转移灶,放疗后30 d残癌切除再种植组肝内转移灶数为18±8.05(P<0.05).放疗后30 d残癌组织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及TMPRSS4、SIP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放疗结束后2d残癌组织,而E-cadherin表达则显著降低.结论 放疗后残癌的转移潜能先降低后增强.放疗后残癌TMPRSS4表达增加进而诱导EMT的发生可能是后期转移潜能增强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点式切开缝线法重睑术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2010年8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究总结了一种点式切开缝线法行重睑术,经临床6年的验证,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持久,形态自然,成功率高,无术后瘢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先给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44只,体重200~250 g,月龄2~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姜黄素组(Cur组)于缺血前1 h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溶媒对照组(VC组)给予等容量姜黄素溶媒--0.5%羧甲基纤维素钠.于再灌注12 h、1、3.7 d时取9只大鼠,取脑,分离海马,采用TUNEL法标记凋亡神经元,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生长停止和DNA损伤诱导基因153(GADDl5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2(caspase-1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VC组凋亡指数升高,GRP78和caspase-12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Cur组凋亡指数降低,GRP78表达上调,caspase-12表达下调(P<0.05).I/R组、VC组和Cur组间GADD15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预先给药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海马GRP78表达上调和caspase-1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