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存活蛋白(Survivin)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例ALL患者血清VEGF及Survivin在化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成人对照组相比,初治组在化疗前血清VEGF、Survivin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组化疗前血清VEGF及Survivin的含量与完全缓解组化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血清VEGF和Survivin的含量无明显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化疗后(P<0.01)。ALL初治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与Survivin含量呈正相关(r=0.50,P<0.01)。结论:VEGF及Survivin在ALL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CTX)、依托泊苷(VP16)、吡柔比星(THP)、地塞米松(Dex)联合治疗复发性与难治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58例复发性与难治性T-AL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CTX、VP16、THP、Dex即CETD方案联合化疗(CTX1.0 g/d,第1、3、5、7天;VP16 100 mg/d,第2、4天;THP 10 mg/d,第1天至第3天;Dex 10 mg/d,第1天至第7天),7 d为1个疗程,间歇3周重复下一疗程;对照组接受柔红霉素(DNR)、长春新碱(VCR)、Dex即DVD方案联合化疗(DNR 40 mg/d,第1天至第3天;VCR 2 mg/d,第2、4天;Dex 10 mg/d,第1天至第7天).结果 治疗组CETD方案总有效率为79.31%(18例CR,5例PR)较DVD方案总有效率的68.97%(14例CR;6例PR)高;治疗组中位缓解期(3.8个月)较对照组(2.6个月)高.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 CETD方案联合治疗复发与难治性T-ALL安全有效,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在急性白血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GM-CSF和TGF-β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GM-C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GM-CS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完全缓解期GM-CSF、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未缓解和复发患者GM-CSF及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GM-CSF、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病情判断,可作为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粒细胞缺乏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粒细胞缺乏合并DFI患者的资料.结果:接受骨髓移植、多次化疗、反复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的粒细胞缺乏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同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宿主正常菌群生态平衡,成为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内DFI的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61.8%;应用rhG-CSF等药物能缩短粒缺的时间,有利于DFI的治疗.结论:粒细胞缺乏的血液病患者极易并发深部真菌感染,应尽早行保护性隔离.应及时应用rhG-CSF,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高度怀疑真菌感染病灶存在时应预防性应用抗真菌治疗,适时据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与涂片同步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6例化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分析活检切片与涂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中多发性骨髓瘤的浆细胞阳性率为74.0%(182例),涂片中阳性率为51.2%(126例),涂片+切片的阳性率为75.6%(186例)。涂片+切片阳性率与涂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髓活检切片与涂片同步分析可更加准确地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德国产HemoTec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对33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16例)进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单采术前血小板计数818~2 230×109/L,33例中28例进行2次单采术,5例进行3次单采术,间隔2~3 d。抗凝剂为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其与全血比例为1∶8~11,全血流速40~65 ml/min,收集血小板比例占循环血液中血小板的40%~65%。单采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ACD-A过量反应、分离套件是否堵塞等情况。单采后口服羟基脲治疗,1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每次单采后收集血小板悬液体积398~614 ml,采集血容量5 549~9 195 ml。血小板单采术后患者血液循环中血小板计数为208~522×109/L,1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示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明显反跳,至590~668×109/L。分离单采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分离套件未发生堵塞情况。结论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疗效确切、快速、安全,是血小板增多症的一...  相似文献   
97.
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是Bcl-2家族蛋白的一个抗凋亡的成员,在凋亡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Mcl-1基因在翻译过程中可产生全长Mcl-1和短型Mcl-1两种具有不同作用的蛋白质。Mcl-1在胚胎形成,T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维持以及中性粒细胞的生存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Mcl-1过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使细胞获得生存优势,从而导致恶性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Mcl-1表达和调节异常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对Mcl-1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急淋变较为常见,但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较罕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AEM方案联合异搏定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楚成  郭仁慈 《白血病》1996,5(4):221-22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治疗方法。方法:13例难治性复发性AL用吡喃阿霉素(THP)、安吖啶(AMSA)、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TAA方案联合阿米福汀(AMF)方案治疗。THP10mg/d,第1~3天,静滴;AMSA75mg/d,第1~3天,静滴;Ara-C 200mg/d,第1~7天,静滴。AMF 400-800mg/d,第1~5天,静滴。结果:完全缓解(CR)7例(53.8%),部分缓解(PR)3例(23.1%),总有效率为76.9%。结论:阿米福汀对化疗所致机体的损害有保护作用,TAA方案联合AMF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A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