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58篇
  免费   17015篇
  国内免费   9526篇
医药卫生   203799篇
  2024年   456篇
  2023年   2112篇
  2022年   4832篇
  2021年   7543篇
  2020年   6270篇
  2019年   4104篇
  2018年   4342篇
  2017年   5306篇
  2016年   4203篇
  2015年   7390篇
  2014年   9412篇
  2013年   11123篇
  2012年   15731篇
  2011年   16430篇
  2010年   14010篇
  2009年   12292篇
  2008年   13046篇
  2007年   12699篇
  2006年   11578篇
  2005年   9473篇
  2004年   6765篇
  2003年   5484篇
  2002年   4362篇
  2001年   3720篇
  2000年   3013篇
  1999年   1852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715篇
  1996年   587篇
  1995年   527篇
  1994年   496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421篇
  1991年   332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242篇
  1987年   226篇
  1986年   187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6篇
  1979年   38篇
  1976年   34篇
  1974年   25篇
  1965年   27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面神经管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面神经管病变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面神经管病变患者35例CT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4~51岁,平均27岁,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常规行多平面重建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结果:面神经管骨折15例,其中鼓室段骨折8例,乳突段骨折5例,迷路段骨折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侵犯面神经管15例;面神经瘤1例,乳突段面神经管前移2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累及面神经管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3、4部分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和评价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简称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 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4月,应用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21例Neer 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1~57岁,平均46岁。根据Neer分类,3部分骨折13例,4部分骨折8例,其中伴肩关节脱位5例。[结果]21例获得平均18个月(12~24个月)的随访;2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4.3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达90.5%。[结论]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对于Neer 4部分骨折保留肱骨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伴有严重脊髓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有严重脊髓受压的颈椎病患者62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按照围手术期是否使用MP分为MP治疗组和对照组。MP治疗组38例,术中操作达椎前或后路达椎板时静脉给予MP30mg/kg,15min滴完;45min后给予5.4mg/kg/h维持23h,术后第1~3天均按80mg/次静脉滴注,每天2次;术后第4天停用。对照组24例,施行同样减压术,于手术当时开始常规使用地塞米松(DXM)治疗,10mg/次,每天1次,应用3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脊髓功能JOA评分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MP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JOA评分分别为6.9±2.3分和7.5±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P治疗组JOA评分为11.9±3.2分,改善率为49.5%;对照组为9.1±2.1分,改善率为16.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消化道溃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中4例出现症状加重,经对症处理后1例完全恢复,2例肢体仍有麻痛感,1例肌力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围手术期大剂量使用MP在伴有严重脊髓压迫的颈椎病患者的减压治疗中具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有效地预防由于手术所造成的神经刺激症状,相关并发症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994.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0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F8/9.8 Wolf硬性输尿管镜、JUN—AIR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110例输尿管结石。结果输尿管镜直视下一次碎石成功105例,成功率95.5%(105/110),1~6周内结石全部排净。2例因置镜失败改开放手术,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脏行ESWL2例,口服排石药物治疗1例。术后泌尿系感染5例,轻度肉眼血尿1~3d。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碎石率高、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PD)猴模型黑质和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方法对3只恒河猴经单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PD猴模型后,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偏侧PD猴黑质和纹状体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猴比较。结果偏侧PD猴MPTP毁损侧的黑质和纹状体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毁损对侧和正常猴明显增加(均P〈0.01),毁损对侧的黑质和纹状体NOS阳性神经元数目与正常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偏侧PD猴黑质和纹状体NOS阳性神经元增多,由此引起一氧化氮(NO)合成和释放增多,可能对黑质和纹状体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经验. 方法 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38例听神经瘤进行切除手术.距乙状窦后缘内侧1.5 cm做一小直切口,形成直径2.5~3.0 cm大小骨窗,术毕骨瓣复位固定. 结果本组听神经瘤全切33例,次全切5例;3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听力保留;无死亡病例,脑脊液漏1例,术中无一例输血,无皮下积液.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进行听神经瘤切除,明显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切口愈合好,具备微创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PASG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PASG基因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性敲除PASG基因7.126kb基因组DNA序列(含该基因第10~12个外显子),并从形态学及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观察基因敲除后的改变。结果PASG基因敲除鼠全基因组表现为低甲基化水平。海马区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存在细胞形态、排列层次和数量的异常。鼠脑全基因组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PASG基因敲除后,表达差异超过1.6倍的基因共有123条,其中61条表达下调,62条表达上调。结论PASG基因作为上游调控基因,通过改变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调控下游一系列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表达。PASG基因表达异常导致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可能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分析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倾向患者肌内注射后引起臀部巨大血肿的原因。从疾病本身的原因,肝素使用史,肌内注射史,患者的体形和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提示护士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为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注射时需选择准确的部位,行肌内注射或静脉穿刺完毕,延长按压时间;加强对药物及其不良反应的学习,加强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才能减少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3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顺产儿脐部护理中修剪法配合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脐部护理;观察组择期行脐部修剪,同时根据Orem自理模式进行全补偿、部分补偿及支持一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脐带出血、脱落及疑似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均未出现脐带出血情况;两组出生后9d回访时脐带脱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修剪法配合Orem自理模式进行脐部护理,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早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