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12篇
  免费   7688篇
  国内免费   3867篇
医药卫生   86267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905篇
  2022年   2416篇
  2021年   3095篇
  2020年   2514篇
  2019年   1410篇
  2018年   1548篇
  2017年   2094篇
  2016年   1576篇
  2015年   3081篇
  2014年   3951篇
  2013年   4903篇
  2012年   7104篇
  2011年   7364篇
  2010年   6883篇
  2009年   6026篇
  2008年   6158篇
  2007年   5706篇
  2006年   5005篇
  2005年   4017篇
  2004年   2783篇
  2003年   2163篇
  2002年   1642篇
  2001年   1550篇
  2000年   1127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清咽开胃含片润肠通便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咽开胃含片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在复方地芬诺酯致小鼠肠蠕动抑制模型上观察其对小鼠小肠推进率、排黑便时间和6 h内排黑便的粒数及重量.结果经口给予小鼠清咽开胃含片0.8 g/kg和2.4 g/kg剂量,能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P<0.05,P<0.01),显著缩短便秘模型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增加排黑便的粒数(P<0.05,P<0.01);2.4 g/kg剂量能显著增加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重量(P<0.05).结论清咽开胃含片有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丹参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丹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15只,分别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前3日每日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1.0g/kg)和生理盐水10ml,测定 ESWL 前后不同时间血浆和肾组织中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 ESWL 后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中 ET-1、MDA 值较冲击前显著升高(P<0.05),SOD 显著降低(P<0.05);丹参组 ESWL 后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中 ET-1、MDA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 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理检查较对照组损伤轻。结论丹参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β(tu mornecrosisfactor β ,TNF β)对 3种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 ,从多侧面证实TNF β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测定、12 5I cAMP放免检测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TNF β对肿瘤细胞系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当TNF β与顺铂和多柔比星合用 ,JF3 0 5细胞死亡百分比分别达到 ( 68 6±9 0 ) %和 ( 76 5± 7 9) %。TNF β实验组细胞内cAMP浓度明显增加 ,JF3 0 5细胞由( 0 0 5 72± 0 0 176)上升到 ( 0 2 896±0 0 784) pmol/10 6个细胞。此外细胞内钙浓度上升并且凋亡。结论 :TNF β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增加cAMP含量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检查国人胃癌中IL 1B基因启动子区域 -3 1C/T多态性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技术 ,对收集的 5 0例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和 5 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标本 ,提取DNA进行PCR扩增 ,然后用AluI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消化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IL 1B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 ,并对C/C和T/T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IL 1B基因-3 1C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和胃癌患者中分别为 75 %和 5 3 % ,-3 1T等位基因频率则分别为2 5 %和 47%。正常人和胃癌患者中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 1C/-3 1C :5 6% ( 2 8/5 0 )和 3 0 %( 15 /5 0 ) ;-3 1C/-3 1T :3 8% ( 19/5 0 )和 46%( 2 3 /5 0 ) ;-3 1T/-3 1T :6% ( 3 /5 0 )和 2 4%( 12 /5 0 )。携带 -3 1T等位基因增加罹患胃癌的危险性 ,-3 1C/-3 1T杂合子和 -3 1T/-3 1T纯合子分别增加 2 3和 7 5倍。并经DNA序列测定证实在IL 1B基因启动子区域有一TATA框多态 ,即 -3 1碱基发生C→T转换。结论 :IL 1B基因启动子区域 -3 1C/T多态性与国人胃癌易患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Fas/FasL在同一胃癌患者不同部位胃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对 5 0例同一患者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距肿瘤边缘 5cm处、正常组织的Fas/FasL表达进行检测 ,检验上述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差异。结果 :比较肿瘤组织、癌旁交界组织与正常组织Fas的阳性表达率 ( 10 0 % )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 (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距肿瘤边缘 5cm处( 96% )与正常组织 ( 10 0 % )的Fas阳性表达率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不同分化的肿瘤组织中Fas/Fas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胃癌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和FasL表达的上调 ,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  相似文献   
996.
费继敏  刘流  赵德萍  何永文 《肿瘤》2004,24(1):44-46
目的探讨高温治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期阐明高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机理.方法对舌癌细胞Tca-8113进行体外43℃加温,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明胶酶谱活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以研究加温后该舌癌细胞MMP-9、MMP-2表达量及其活性的改变.结果加温与未加温细胞MMP-9、MMP-2均有表达,但加温后的细胞MMP-9和MMP-2蛋白表达量减少,并且加温后的细胞MMP-9和MMP-2的活性较未加温细胞明显下降.结论高温能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的表达量及其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97.
整合常规技术探索肿瘤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守新  刘尚勤  雷小妹  何培根 《肿瘤》2004,24(3):230-23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探索肿瘤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方法从骨髓瘤细胞株U266中分离出CD45 和CD45-细胞,结合应用减法杂交、抑制性PCR、T/A克隆、测序等技术,寻找CD45 和CD45-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减法杂交可缩减约20倍的高丰度表达基因,意即低丰度表达基因富聚约20倍. 用正向或负向减法探针,分别和来源于CD45 细胞克隆的质粒DNA杂交,筛选500个表达克隆,发现了几个差异表达基因,并经RT-PCR证实.结论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综合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肿瘤性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且简单实用,能在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998.
肾癌组织 DGFR及c-Fos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DGFR及蛋白c-Fos的表达与肾细胞癌(CC)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肾组织、14例癌旁肾组织、46例肾细胞癌组织中PDGFR和c-Fos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肾癌的分级、分期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DGFR及c-Fos在R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91%及52.1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DGFR在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颗粒细胞癌,有显著性差异.PDGFR及c-Fos在RCC组织血管中的表达明显增强.PDGFR的表达与RCC的分级相关.结论 PDGFR及c-Fos的过度表达与RCC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肿瘤血管形成相关.PDGFR的表达与RCC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9.
应用额瓣整复老年颊癌患者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简便、快捷、安全的方法修复老年颊癌术后组织缺损,恢复口腔功能。方法 对5例老年颊粘膜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同期行全额瓣带蒂移植。其中4例额瓣经颧弓下进入口腔,修复翼下颌皱襞、磨牙后区和颊粘膜;1例经颧弓外侧转移折叠,修复面颊部沿穿性缺损。结果 5例额瓣均完全成活,形态及功能良好。前额部皮片全部成活,但游移度稍差,术后1年以上皮片色泽接近正常。随访9个月-2年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额瓣适合于老年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尤其是面积较大的颊癌或面颊洞穿性缺损。  相似文献   
1000.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和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钙化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63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CT钙化特征进行分析,单个钙化的最大直径<4 mm者描述为斑点状,>4mm者描述为斑块状.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以眼压升高、白瞳征、眼底黄白色隆起性肿块和新生血管等为主要眼征.钙化率为93.6%,不规则斑块状钙化46眼,其中>4 mm、<10 mm的不规则斑块状钙化33眼;散在及孤立的小斑点状钙化13眼.结论CT提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钙化表现较为特征,对于非典型者,CT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