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于去年底在上海召开鼻病专题学术会议。会议代表近60名,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术论文交流,计66篇。内容涉及变态反应性鼻炎、鼻出血、鼻窦炎、鼻炎和鼻部其它疾病诸方面,其中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温阳法、益气法、活血化瘀法,以及耳压、指针、电针、鼻甲注射中药  相似文献   
12.
10月28日,乍雨初晴。地处江南的丝绸之乡——吴江市呈现着一派繁华的景象。纪念清代名医徐灵胎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江苏省中医学会医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主任陈道瑾教授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吴江市的一件大事,也是江苏省中医界的一件大事。徐灵胎出生于吴江松陵,是康乾盛世时的一代医学大师。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生涯中,对祖国的传统医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值得加以研究的医林人物。我们对他的  相似文献   
13.
9月20日至23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南京召开耳鼻喉科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收到论文一百十一篇,集中反映了广大专业工作者对振兴中医耳鼻喉科事  相似文献   
14.
王天如老中医幼承家学,其祖父王士希先生为常熟一代名医,擅治外感热病,尝用青蒿,侪辈极推崇,咸以“王青蒿”之别称誉之。及长,师事邑之名医吴氏,吴氏亦善治温,习用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名医、医学评论家徐灵胎,一生著述甚富,其立言观点鲜明,不尚空谈,又能切中时弊,向为后之医者所称道。徐氏治学严谨,从善如流,其著书曾就教于阮姜村氏即是一例。阮姜村,淮南人,精岐黄,操活人术。行医吴中,颇负盛名,惜生平无所考。其门人郑春江与徐灵胎次子燨有姻谊。徐灵胎除生活在吴江松陵镇外,亦常旅居客地,其寓所与阮姜村宅第邻近,可谓“衡宇  相似文献   
16.
南通市中医学会为了缅怀明代杰出的外科医学家陈实功。在南通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了“陈实功先生纪念碑”。纪念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剑山东麓,相传系当年陈氏炼丹之处。碑高2.5米,宽0.8米,厚0.17米,通体为黑色水磨之花岗石。碑文251字,称颂陈氏一生的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文管会和苏州市中医学会在联合调查中发现,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的故居位于该市闻门外渡僧桥下圹48号—54号。明清时代,阊门极为繁华,唐寅《阊门即事》诗中云:“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  相似文献   
18.
顾泳源 《江苏中医药》2006,27(10):55-55
在人生的旅途中,《江苏中医》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研习岐黄时的忠实读者,转换成为参与复刊的编者。一路走来,风雨同舟,朝夕相伴,感慨良多。值此创刊五十周年之际,勉作小诗,聊表寸心。  相似文献   
19.
薛生白(1681—1770),名雪,号一瓢,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不特以擅长治疗温热病,撰有《湿热病篇》等专著,而跻身于清代温病四大名家之列;抑且在疑难杂证之施治方面,博见卓识,异迹尤多,医名亦与同邑叶天士相埒。本文爰就其临床实录《扫叶庄医案》所载痰饮喘咳的诊治经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中医学会外科学术交流会于11月9~11日在吴县西山镇召开。到会代表57人,交流论文64篇,内容述及疮疡、乳房病、烧伤、甲状腺病、痛风、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蛇伤防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