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临床罕见,其组织学特点为卵巢平滑肌成分来源,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特点,术前诊断困难。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文献,简要介绍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诊疗进展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及新的诊疗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背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波动会影响患者的远期疗效,但关于如何预测术后出现脊髓功能波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预测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前采集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脊髓压迫最重节段(LMC)与C2椎体后方正常脊髓的DTI参数;术后3个月、1年随访采集患者JOA评分并进行常规MRI扫描。比较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术前DTI参数差异,并绘制术前DTI参数预测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5例患者。术后11例患者(16.9%)发生脊髓功能波动(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组),而54例患者(83.1%)未发生(术后脊髓功能无波动组)。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组患者术前C2椎体后方正常脊髓的轴向扩散系数(AD)值低于无波动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2椎体后方正常脊髓的AD值预测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的阈值为1.4×10^-3 mm^2/s,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56.9%。结论:AD值能够在术前提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波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18岁以上人群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分布特征.方法 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期间对北京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社会保险类型和工作性质等信息,以及研究对象在二级及以上级别医院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断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腰椎病的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结果 3186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发生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92例,患病率为9.17%(292/3186);中心城区、郊县城区和农村地区发生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7.88%、10.20%、9.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45,P=0.170);女性患病率(10.19%)高于男性(8.13%)(x2=4.081,P=0.043),OR值为1.337 (95%CI:1.044,1.713);45~、60~、≥75岁人群的患病率均高于<45岁组(x2=102.982,P<0.001),OR值依次为3.667 (95%CI:2.657,5.059)、4.476(95%CI:3.125,6.412)和3.093 (95%CI:1.747,5.479);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患病率(12.16%)较混合型(6.65%)高,OR值为1.510(95%CI:1.102,2.071).不同教育水平、社会保险和收入水平人群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地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总体水平较高;患病率分布不存在地区差异,且分布范围广,有必要在大范围内加强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女性、年龄在45岁以上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 39岁。 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麻木, 痛觉过敏, 于外: 行 Cxiaobiaokaishi5xiaobiaojieshu, xiaobiaokaishi6xiaobiaojieshu节段颈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髂骨植骨 融合术。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基本缓解。患者 2个月前无 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颈痛伴双手麻木, 双下肢无力, 经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患者于 2010年 4月就诊于我院, 仍有明显症状, 双侧腕屈肌肌力 4级, 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13分,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得分 30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并探讨其是否可以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方法 前瞻性对比分析接受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置换组,45例)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融合组,48例)治疗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随访6年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资料。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为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Odom评分。影像学评价指标为矢状位曲度、活动度、邻近节段退变。结果28例置换组患者和35例融合组患者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的置换组患者和97.1%的融合组患者Odom评分获得很好或较好的结果。两组患者颈椎矢状位曲度末次随访较术前均得到保持。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无明显差异,而融合组则是明显降低。置换组置换节段活动度术前为9.5°±3.7°,术后3个月为7.0°±3.0°,末次随访为6.6°±4.1°,末次随访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邻近节段退变评估采用侧位X线片和MRI T2加权像,置换组上、下邻近节段退变均明显少于融合组。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6年的随访结果基本满意,能更好地保留颈椎生理活动及生物力学环境,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17.
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但会对年轻女性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引起不孕。在放化疗前,可以为女性提供多种保留生育能力的选择,包括:卵巢移位、胚胎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卵巢组织冷冻保存、药物保护性治疗等。将卵巢移位至结肠肝脾曲外侧,可以减少卵巢承受的放射量。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已经成熟,但也有其局限性。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已有80多例成功妊娠的案例报道。在化疗期间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抑制卵巢功能治疗是一种有争议的保留生育能力的方法。肿瘤医生和生殖医生需要进行多学科合作,权衡保留生育能力与癌症相关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矢状面覆盖比(SCR)与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PO)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共7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0年,在术后即刻侧位X线片上测量人工椎间盘SCR。末次随访时,通过CT与X线片结合评估置换节段PO分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工椎间盘SCR、年龄等因素对高等级PO形成的影响。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进行检验与量化。结果末次随访时,71例患者中66例出现PO,其中0级5例,1级16例,2级25例,3级7例,4级18例。高等级(34级)PO患者人工椎间盘SCR小于低等级PO(0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研究的相关因素中,仅人工椎间盘SCR是PO形成的影响因素(比值比0.659,P 0.05)。人工椎间盘SCR预测PO形成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8(95%置信区间0.7760.981),且计算得出人工椎间盘SCR的最佳判断阈值为95%。结论人工椎间盘SCR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PO形成的影响因素,人工椎间盘过小会造成术后远期高等级PO形成的概率增大,置入的人工椎间盘SCR应尽量 95%。  相似文献   
19.
背景:颈椎内固定融合术后远期可出现相邻节段退变的现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可能避免这种退变.目的:对比颈椎人工间盘与颈椎内固定融合对颈椎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7-08/2008-02在北京创伤骨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新鲜羊颈椎标本18只,Bryan颈椎人工间盘由Medtronic公司生产.CSLP-VA颈椎内固定钛板由Synthes公司生产,珊瑚人工骨由意华健公司提供.方法:将18只新鲜羊颈椎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不处理.②人工间盘组:使用Bryan人工间盘置换及融合C5/6节段.③内固定组:切除C5/6间隙节段,间盘,去除椎体上下方的终板,置入珊瑚人工骨,采用CSLP-VA颈椎内固定钛板进行内固定.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测量各组羊颈椎在一定负荷下屈曲,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时的C5/6节段相邻间盘压力,对比各组之间相邻间盘的压力变化.结果:①在C4/5节段,前屈时人工间盘组与对照组间盘压力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内固定组的间盘压力高于对照组(P=0.035).②在C6/7节段,前屈时人工间盘组与对照组间盘压力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内固定组的间盘压力高于对照组(P=0.014).其余后伸,旋转及侧屈时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颈椎内固定术比较,颈椎人工间盘置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颈椎相邻节段的间盘压力,起到避免相邻节段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