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山豆根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佩兰  陈道峰 《中草药》2008,39(2):186-188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地,其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等症[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其所含的异戊烯基(isoprenyl)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沙生风毛菊Saussurea arenaria Maxim.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从沙生风毛菊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提取分离化学成分,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并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叶黄素(Ⅰ)、棕矢车菊素(Ⅱ)、( )-丁香脂素(Ⅲ)、d-松脂素(Ⅳ)、3S-( )-9-oxonerolidol(Ⅴ)、α-香树醇棕榈酸酯(Ⅵ)、羽扇豆醇棕榈酸酯(Ⅶ)、羽扇豆醇乙酸酯(Ⅷ)、α-香树醇(Ⅸ)、羽扇豆醇(Ⅹ)、伞形花内酯(Ⅺ)、对羟基苯甲醛(ⅩⅡ)和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ⅩⅢ)。化合物Ⅰ、Ⅱ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8~14μg/mL。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泽兰叶黄素和棕矢车菊素是沙生风毛菊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中药名既代表"中药"又代表"植物体",也属于"同名异物"现象。原植物名与中药名相同造成的"同名异物"使作为科学术语的中药名称的内涵不固定,缺乏严谨性,易产生歧义和误解,不便应用。因此,倡议对与中药名相同的植物名进行更名,即给原植物另取别的名称,而与中药名分开。原植物中文名的更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笔者提出5条更名原则和建议更改植物名称的中药100种,列出建议采用的植物名称,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关专家和广大同行关注并斧正。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抗补体活性导向分离法从中药鸭跖草中分离鉴定了24个化合物, 活性测试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CH500.12-1.44 mM, AP500.28-7.05 mM)。作用靶点研究显示喹诺酸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 C2, C3, C4, C5 和 C9组分; β-谷甾醇作用于C3 和 C4组分; (+)-儿茶素-3-O-β-D-(2-肉桂酰基)-葡萄糖苷、对甲基苯酚和6-甲氧基-3-甲基-1,2,4-苯三酚均作用于C1q, C2, C3, C5 和C9组分。  相似文献   
15.
以精制的皂荚总皂甙及其甙元刺囊酸为对照品,建立了皂荚总皂甙的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皂甙的加样回收率为101.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 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 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地血香乙醇提取物和其主要成分Kadsurin对小鼠肝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地血香和Kadsurin能够明显增加肝细胞中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而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报道市售中药海桐皮来源于6种不同植物: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var.orientalis(L.)Merr.,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朵椒Z.molle Rehd.,凹头花椒Z.kemsleyanum Makino.,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和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对6种树皮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了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19.
重症流感属中医学温病范畴,辨证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本文针对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血分证的病机与机体抗病毒的免疫调控的相关性进行了阐释,认为卫分、气分证候阶段,是免疫调控药物能有效发挥治疗流感作用的阶段。若将温病辨证与中药药理有机结合起来应用,既辨证,又辨明其免疫调节药理,对临床上中药的选择大有裨益,是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地,其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等症[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其所含的异戊烯基(isoprenyl)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