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5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损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5年215例LN住院患者14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38例曾作肾活检的病例进行病理分型与预后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有吸烟史、有高血压病史、24h蛋白尿增加、低蛋白血症、ANA及ds-DNA阳性、反复感染、糖尿病是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蛋白尿增加,ANA及ds-DNA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反复感染对肾损害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38例肾活检病例中,16例肾功能衰竭,其中14例为病理检查Ⅳ型,占87%.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对LN肾功能损害有明显的影响,24h蛋白尿程度越严重,对患者预后的改善越不利;病理活检中Ⅳ型预后不良;持续ds-DNA和ANA阳性较阴性效果差,同时反复感染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2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系统分离鉴定,以确诊是否为霍乱。方法对疑似菌株进行系统鉴定,包括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rfb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该2株菌均不是O139群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结论霍乱弧菌的鉴定除了血清学诊断外还应该结合系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排除假阳性,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福建省伤寒、副伤寒(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福建省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福建省累计报告伤寒3 341例,年均发病率为1.33/10万。伤寒发病率(/10万),2004~2010年分别为1.80、1.42、1.51、1.08、1.23、1.18、1.13(P<0.01)。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最高的是宁德市(2.88)、龙岩市(2.80)、厦门市(2.77);男性为1.44,女性为1.22(P<0.01);0~4岁为2.86,5~14岁为1.25,15~34岁为1.31,35~54岁为1.17,55~74岁为1.13,≥75岁为1.19。2004~2010年的3 341例伤寒病人中,5~10月发病的占61.33%;农民占22.96%,学生占15.41%,散居儿童占10.98%。2006年厦门市城区内发生伤寒流行,1月1日至7月31日报告病例190例,分离菌株中主要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原因为养殖地贝类被污染。其他病例均为散发。2006~2010年累计从伤寒病人分离出伤寒病原菌102株,其中伤寒沙门菌占30.39%,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53.9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13.73%,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1.96%。[结论]2004~2010年福建省伤寒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5岁以下儿童和青壮年为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福建省2010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前期健康人群带菌率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流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0年11月在福建省安溪县、将乐县、屏南县和龙岩市4个流脑监测点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采集咽拭子及血清标本,分离鉴定脑膜炎奈瑟球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体,结果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咽拭子标本836份,未检出脑膜炎奈瑟球菌,带菌率为0.00%。检测血清标本761份,流脑抗体阳性的693份,总阳性率为91.06%。A和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33%和85.15%;A群以7~14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95.68%),<1岁年龄组最低(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群以15~19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96.08%),1~2岁年龄组最低(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监测点中A、C群抗体阳性率以将乐县最高(98.05%和96.75%),最低是安溪县(67.83%和6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脑A、C群抗体水平阳性率男性为85.19%和83.60%,女性为87.47%和8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0年福建省流脑流行前期健康人群带菌率较低,流行区抗体免疫水平高于非流行区;A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高于C群,A、C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对3岁以上健康人群有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应加强3岁以下低龄儿童A群或A+C疫苗接种及非流行区健康人群的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福建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82 736例,年均发病率为46.19/10万,未出现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合计死亡9例,病死率为0.01%。报告发病率,2006~2010年分别为38.29/10万、41.90/10万、44.80/10万、58.04/10万、42.91/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漳州市为137.25/10万,厦门市为122.97/10万,宁德市为62.47/10万;男性为53.96/10万,女性为36.07/10万;0~4岁为422.30/10万,5~9岁为26.90/10万,10~14岁为10.05/10万,≥15岁为18.72/10万。82 736例病人中,8~12月合计发病48 161例,占58.21%。[结论]福建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0~4岁儿童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6.
路金枝  陈爱平 《山东医药》2012,52(25):50-52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乌苯美司、顺铂及两药联合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乌苯美司、顺铂及两药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KOV-3细胞24 h,MTT法分别检测SKOV-3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联合指数法评价两药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联合作用.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乌苯美司、顺铂及两药联合作用后,SKOV-3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乌苯美司及顺铂单用可以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体外生长,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增强顺铂对卵巢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笔者采用不同的血小板得率即58 %、53 %、50 % ,对血小板终点估测值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以期找到适合本地区献血者的最佳血小板得率。1材料和方法1 1仪器 :采集血小板使用血细胞分离机(MCS+) ,994E耗材 ;(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 ) ,抗凝剂500ml,生理盐水300ml(南格尔公司生产 ) ;血小板计数使用瑞士产AC—92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1 2血小板采集 :选用LDP程式 ,全血流速90ml/分钟 ,预计血小板收集数设定为5 0×1011个 ,血小板得率分别设定为50 %、53 %、58 % ,观察终点估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结核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结核患者在肾上腺糠皮质激素(简称GCS)的用量、时间及T细胞亚群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SLE合并结核的患者GCS在较短时间内的用量明显高于未合并结核者,而与GCS应用时间长短无显著差别,SLE合并结核患者的CD4、CD4/CD8在应用大剂量GCS前后有明显差异.提示结核的发生可能与GCS对CD4抑制过强所致。  相似文献   
110.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147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间我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47例,其中63例单用药物治疗(对照组),84例为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将治疗组分为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2.4%,显效率23.8%,有效率15.5%,无效率8.3%,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3.5%和98.1%,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结论:突发性耳聋早期进行高压氧药物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