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职业性接触三硝基甲苯(TNT)的生物监测指标提供依据,对某炸药厂部分TNT生产工人尿中TNT原形及其代射物DNAT(2,6—二硝基—4—氨基甲苯)的排出规律进行现场观察。 一、对象和方法 选TNT接触工龄5年以上,年龄20~40岁男性工人5名,作为长期接触TNT组;另选该厂男性行政人员3名,年龄20~40岁,以往无直接接触史,作为短期接触TNT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无慢性TNT中毒史。  相似文献   
52.
功能性消化不良体表胃电图变化及多番立酮对其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变化 ,同时观察多番立酮对其疗效的评价。方法 :5 0例具有上腹隐痛、腹胀、嗳气、呕吐等症状 ,但电子胃镜及肝胆胰B超检查均未发现阳性病变者 ,诊断为FD。多番立酮 ,10mg/次 ,3次 /d ,共 2周。所有病人于治疗前后均进行胃电图描记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4% (37/5 0 )的FD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异常 ,表现为过速或过缓。服用多番立酮后 ,36例FD患者 (72 % ,36 /5 0 )临床症状获得改善。同时其体表空腹胃电图正常化率亦明显提高 (70 %VS 2 6 %P <0 .0 5 )。结论 :胃电节律紊乱可能是导致FD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多番立酮可明显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其体表胃电图正常化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木蝴蝶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其抗脓毒症的潜在靶标。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木蝴蝶素的药理学参数和分子特性及靶向预测;利用DRAR-CPI和Swiss 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进行靶标筛选,将筛选得到的共有靶标信息与OMIM、CTD和TTD数据库中已报道的与脓毒症相关疾病靶标进行匹配分析;通过dockingserver分子对接服务器对接分析涉及的相关蛋白。结果木蝴蝶素口服生物利用度(OB)为41.37%,药物相似度(DL)为0.23,具有良好的成药性;DRAR-CPI和Swiss 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筛选得到97个潜在靶标,与抗脓毒症相关的有9个,分子软件对接分析鉴定木蝴蝶素与潜在抗脓毒症靶标的自由结合能小于-5 kcal/mol的有8个,分别为PROC、CTSG、MIF、NOS3、NOS2、F9、ADORA2A和ADORA1。结论木蝴蝶素可能通过结合上述8个靶标,缓解脓毒症整体症状和炎症等水平,从而起到抗脓毒症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广玉兰内酯的分子特性,对其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进行筛选并鉴定。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分析广玉兰内酯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广玉兰内酯抗脓毒症靶点的确定,通过DRAR-CPI和Swiss Targetprediction软件筛选广玉兰内酯的潜在靶点,将OMIM、CTD以及TTD数据库中已被报道与脓毒症相关的疾病靶标进行匹配确定;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广玉兰内酯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然后对潜在靶点进行作用通路分析。结果:广玉兰内酯成药性良好,其口服生物利用率为63.71%,药物相似度为0.19;在DRAR-CPI和Swiss Targetprediction软件中共筛选到150个潜在靶点,有9个与脓毒症相关的靶点,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ELANE、S100A9、G6PD、ACE2、PTGS2和CASP3为广玉兰内酯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5-羟色胺能突触为其作用通路。结论:广玉兰内酯可能通过ELANE、S100A9、G6PD、ACE2、PTGS2以及CASP3调控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5-羟色胺能突触起到缓解脓毒症的炎症作用,同时对脓毒症损伤的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B超显像法诊断子宫肌瘤,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提高,其手术切除式亦得到不断的改良。现将我院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选择阴式子宫肌瘤切除式的IOS例报告如下:108例均是我院住院患者,年龄25~60岁,其中30~50岁有88例占81.48%。使用仪器为RTPino,西门子400,阿洛卡SSD-620,东芝SAL-77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SMHZ或SMHZ,常规采用膀优充盈法,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做纵、横、斜切等多种方法扫查,清晰显示子宫及周邻的断面图像。1·B超图像特征:实质性均质性低回声区60例,声像图表现为子宫肌壁…  相似文献   
56.
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已开展多年并取得显著成果, 但非职业暴露的预防用药的实践却有许多困难.艾滋病高危人群对非职业暴露预防用药接受意愿高, 药物需求不断增长.然而, 由于担心预防用药会助长无保护性行为, 导致这一有效阻断艾滋病的预防性用药的知晓率低;药物费用及副作用也是影响预防用药推广的因素.建议加强非职业暴露预防用药的宣传, 让可能受到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获得及时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7.
超长电子小肠镜检查3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镜的临床应用报告在国内尚不多,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则更少,1996年2月至1997年2月,我院用超长型电子小肠镜检诊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呕吐或腹泻而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  相似文献   
58.
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发现肝内实性肿块日益增多,以原发性肝癌(HCC)、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多见;肝硬化结节、局灶性增生结节(FNH)、炎性假瘤等也时有发现。病灶较大时,各特征典型,诊断不难;病灶较小时(〈3cm),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可无阳性改变,声像图表现互有交叉重叠,难以鉴别。一般认为,2~3cm典型的小肝癌的超声表现多呈圆形的弱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或侧后方声影,多可见“晕征”。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我们用泻青汤加味治疗小儿梦游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儿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8岁5例,9~11岁18例,12~15岁7例。体检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脑电图无异常。病程最短者1周(5例),最长者2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右侧剖胸经膈肌裂孔“骨骼化”食管癌根治手术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右侧剖胸一或二切口,应用“电凝锐性解剖”将食管周围组织(包括局部区域淋巴结和结缔组织)连同食管整块切除,使食管周围不能切除的解剖结构“骨骼化”,经膈肌裂孔游离胃,使用吻合器作食管胃胸顶或颈部吻合。结果共有26例胸中上段食管癌采用本项技术完成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7.7%)。结论该术式切口少,保留膈肌的完整性,既达到减创的目的,同时应用“电凝锐性解剖”,强调食管周围不能切除的解剖结构的“骨骼化”,遵循无瘤原则,以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