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郭柳汀  赵婕  陈智勇  卫晶 《安徽医药》2023,27(6):1073-1077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和(或)门-体静脉分流导致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与氨中毒、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神经递质改变等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反应,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发现益生菌制剂、抗生素、粪菌移植等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延缓疾病进展。该综述旨在对肠道菌群与炎症反应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二者的关系及治疗进行阐述,以期为肝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新型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胃周血管阻断术治疗ⅢC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收治的142例ⅢC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新型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胃周血管阻断术70例(联合组)、行单纯新型路径清扫淋巴结72例(单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门静脉血中CEA mRNA阳性率和术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率.采用门诊、住院、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分别为(184±26) min、(282±80) mL、(28±5)枚和(180±28) min、(355±85) mL、(27±5)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2,5.267,0.496,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进腹后门静脉血CEA mRNA阳性率分别为10.0% (7/70)和9.7%(7/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P>0.05);淋巴结清扫后CEA mRNA阳性率分别为2.9% (2/70)和16.7%(1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0,P<0.05);全胃切除术后CEA mRNA阳性率分别为4.3%(3/70)和4.2%(3/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年13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12.0 ~42.0个月).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 (5/70)和8.3%(6/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3.3%(23/69)和51.4%(3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0,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远处实质器官转移率分别为10.1%(7/69)和44.3%(3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90,P<0.05).结论 新型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胃周血管阻断术能及时阻断ⅢC期胃癌根治?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爱普列特联合萘哌地尔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应用爱普列特联合萘哌地尔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90例,对患者的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结论爱普列特联合萘哌地尔治疗前列腺增生,能减少前列腺体积,改善最大尿流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提高儿童嗜铬细胞瘤的腹腔镜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12例儿童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5~14岁,平均10.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悸、视物模糊和多汗等;血压持续增高者9例,持续增高伴阵发性加剧者2例,发作性增高者1例.平均血压180/120 mmHg,最高达240/160mmHg.24h尿VMA增高者占91.7%(11/12),B超阳性者占91.7%(11/12),CT 12例均阳性,MRI 2例阳性.结果 在妥善围手术期处理下,12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切除肿瘤40~150 g.术后随访6个月~8年,11例血压维持正常,1例3年后肿瘤复发.结论 儿童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内分泌和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腹腔镜下手术适用于大部分患儿.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脾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脾动脉瘤病人39例。分为脾动脉瘤手术切除19例和瘤腔内栓塞术组20例。比较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动脉瘤手术切除组中具体手术方式:脾动脉瘤切除术(8例),脾动脉瘤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5例),脾动脉瘤切除和脾动脉重建(5例)和腹腔镜脾动脉瘤切除联合脾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均系全身麻醉。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为186.7±58.6分钟。在瘤腔内栓塞组,所有患者均系局部麻醉下行脾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是74.9±19.5分钟。相比脾动脉瘤切除手术,瘤腔内栓塞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没有发现早期死亡病例和30天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2±3.6天。和脾动脉瘤切除术相比,瘤腔内栓塞组的住院时间更短更有优势(4.9±2.8 vs 9.5±4.5天,P0.001)。结论脾动脉瘤切除术和瘤腔内栓塞在治疗脾动脉瘤同样有效可行。瘤腔内栓塞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57.
目的应用旋转皮瓣联合耳后筋膜瓣的方法修复脑起搏器外露。方法在脑起搏器外露皮损周围选择、设计旋转皮瓣及耳后筋膜瓣;皮瓣下耳后筋膜瓣包埋外露导管,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结果术后随访,皮瓣成活,修复区头发生长良好,无明显瘢痕;起搏器运行良好。结论旋转皮瓣联合耳后筋膜瓣修复术可成功纠正脑起搏器外露问题,无不良反应,可以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甲状腺癌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VEGF-C和CXCR4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CXCR4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的甲状腺癌中VEGF-C和CXCR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VEGF-C、CXCR4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9.
患者 ,男 ,46岁 ,因全身皮肤坏死迁徙性红斑 2个月入院。在当地医院曾按皮肤病予对症处理 ,症状不见好转 ,且皮损进行性加重。查体 :全身皮肤散在红斑丘疹 ,以臀部及下肢为重 ,部分斑疹融合成片 ,可见局部鳞屑状改变及色素沉着。上腹部饱满 ,未扪及包块 ,全腹无压痛。CT示胰腺头颈体部可见一实性占位性病变 ,约 10cm× 8cm× 6cm大小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 ,门静脉及脾静脉有受压改变。B超提示胰颈体部实质性占位 ,血CA19-9正常范围内 ,空腹血糖 4.4mmol/L ,糖耐量试验正常 ,胰高血糖素 3 3 1pg/ml,空腹血清胰岛素 …  相似文献   
60.
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好发于头颈部,罕见于阴囊。新近,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因阴囊部无症状多发肿块半年入院。既往有阴囊疥疮病史。体检:阴囊部多发结节状肿块,以外向生长为主,肿块相连成串珠样,最大直径约3 cm。表面皮肤半透明,可以看到肿块内部以豆腐渣样物为主,但质地较硬。局部皮肤增厚。拟诊:阴囊多发皮脂腺瘤。手术切除肿块及增厚皮肤。大体标本所见有完整包膜,呈灰白色实质性组织,质硬。术后病理报告钙化上皮瘤。随访2年无复发。讨论钙化上皮瘤为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四肢。多见于青少年,约60%在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