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2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观察脊髓损伤后虫草素对脊髓组织内突触分化诱导基因1(SynDIG1)表达和神经系统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神经损伤修复的内在机制。将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对照组不损伤脊髓,治疗组与损伤组行脊髓半横切损伤,随后治疗组给予虫草素处理,损伤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术后14、21、28、35 d用BBB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并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测定脊髓组织内SynDIG1活性。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均表明术后14 d损伤组和治疗组均有神经细胞SynDIG1表达,在28 d达到高峰,之后呈高水平表达,且SynDIG1水平在高剂量治疗组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损伤组,BBB和斜板试验评分在高剂量治疗组均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损伤组。虫草素明显改善损伤区域的微环境,激活神经系统的内源性修复机制,促进神经细胞SynDIG1大量表达,有利于神经系统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2.
氟氯氰菊酯浸帐防制疟疾媒介按蚊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氯氰菊酯浸帐防制疟疾媒介按蚊效果。方法在疟疾暴发流行点,以12.5%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按15mg/m^2帐面的剂量,对居民的蚊帐实施浸泡;定时、定点室内晨间帐内、室外人诱和猪舍内捕蚊观察按蚊密度;通过疟史调查了解疟疾发病情况。结果浸帐后连续2年居民帐内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密度分别较浸帐前下降了100.00%和99.93%。浸帐当年未浸泡居民帐内仍可捕到两种按蚊;室外人诱及猪舍内嗜人按蚊密度有所回升,但室外人诱该蚊占按蚊的比率显著下降。第2年后两种捕蚊方法未再捕到嗜人按蚊,而中华按蚊则维持较高密度,显示浸帐对降低中华按蚊种群数量的效果不佳。疟疾发病率从浸帐前(1999年)的21.01%下降至2001年的1.38%。结论 一次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可明显降低嗜人按蚊密度,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外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诱导iP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设4个浓度加入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培养基,免疫细胞化学荧光鉴定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的表达。FM 1-43染色技术观察FM 1-43染色颗粒消失的情况。结果:iPSCs在条件培养液的诱导下形成神经干细胞克隆,15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后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呈MAP-2阳性细胞。新分化的神经元有大量FM 1-43绿色阳性颗粒。结论:iPSCs体外诱导可获得神经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为15 U/ml时可促进iPSCs源性神经干细胞向功能性的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54.
王露平  陈旭东  窦永充   《放射学实践》2012,27(2):212-214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其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动脉瘤的形成、发展、破裂等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但学者们公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其发生、发展机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液体动力学( compub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及3D数字减影技术的应用,使血流动力学的数字模型建立、血流方向及形式的判断、数据的搜集和统计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使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瘤发生、发展、稳定或破裂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重视.  相似文献   
55.
肝细胞癌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在肝细胞癌(HCC)及癌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9例HCC及30例癌周肝组织中Pgp表达,分析HCC中Pgp表达程度和肿瘤主要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主要位于肝、肝癌及胆管上皮细胞膜上,少量位于胞质内;肝组织中平均Pgp阳性率(564%)明显高于癌组织(260%,u=265,P<001);经治病例癌组织Pgp表达均在50%以上;癌组织Pgp表达仅和细胞分化有关(χ2=586,P<005).结论肝脏是内源性耐药器官;经治后肝癌耐药性增强;化疗应选择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56.
目的:以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为模型药物,比较其从聚合物基质中的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混合和压膜方法制备载药的聚己内酯片,然后剪切成小片后考察其在不同浓度的磷酸缓冲盐和含有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磷酸缓冲盐中的释药行为,并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去甲斑蝥酸钠的释药行为受磷酸缓冲盐浓度以及磷酸缓冲盐中氯化纳浓度的影响,而去甲斑蝥素的释药行为则基本不受其影响。结论: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从聚合物中释药行为差异主要由药物渗透压引起,渗透压是影响药物释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中药加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35例的疗效。病理确诊鳞癌12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15例,经中药加介入化疗有效26例,占74.3%;生存质量评分升高27例,占77.1%;所有病人均未见白细胞Ⅱ度以上损害。结论:中药加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58.
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众所周知,但使用阿托品发生心绞痛,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情况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农民。因喷洒有机磷农药“1605”后出现头晕、流涎、出汗、肌颤1小时于1992年7月10日14:00入院。既往无冠心病等心脏病史。入院查体:发育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全身  相似文献   
59.
1 人员编制统一管理乡村医生人事权统属县卫生局,实行县属乡管,县卫生局根据各乡镇农村总人口和工作任务定编定员,建立专门档案。乡村医生安排、调动、减员、补充等,均实行与现行乡镇卫生院人中一样管理,任何个人和部门都无权私自安插。为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今后安排到卫生所(室)的乡村医生,先要经卫生学校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后才能进入这支队伍。  相似文献   
60.
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否能增加缺血肢体的新生血管形成。方法抽取5只犬骨髓20ml,经Ficoll分离单核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34+细胞,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经vWF抗染色鉴定。建立犬双侧肢体缺血动物模型,将Dil荧光标记的内皮细胞植入缺血肢体中。结果CD34+干细胞移植4周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缺血肢体中移植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参与了新生血管形成;动脉造影见干细胞移植的肢体侧枝循环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检测移植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2.0±2.8vs.5.0±1.6/每高倍镜视野,t=4.17,P<0.05);干细胞移植的肢体ABI平均为0.58±0.14,对照肢体ABI平均为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能有效的促进缺血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