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实验观察炙甘草汤中人参总皂苷及配伍一定量的甘草酸或(和)麦冬总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量效关系,结果显示3种成分配伍作用优于两两配伍,两两配伍作用又强于单个使用,并且作用随人参总皂苷浓度增高而加强,当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皂苷按0.384:0.144:0.120(g/L)组方时,明显降低大鼠离体右心房肌自律性(P<0.01)和左心房肌兴奋性(P<0.05),明显延长左心房肌功能不应期(FRP)(P<0.05)。  相似文献   
132.
目前 ,国内外已在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免疫治疗 ,其中母牛分支杆菌 (M .Vaccae)菌苗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进展。本文通过随机对照研究 ,对M .Vaccae菌苗免疫辅助治疗 ,缩短初治肺结核疗程的效果进行初步观察。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选择初治菌阳肺结核 ,未经化疗或化疗未满 1个月患者 82例 ,年龄 15~ 6 5岁 ,男 5 0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33 2岁。无严重心、肺、肾疾患及矽肺、糖尿病。按性别、年龄、病变的可比性配对随机分为初治免疫化疗组 (A组 )和初治单纯化疗组(B组 )各 4 1例。二、方法 :M .Vaccae菌苗从化疗…  相似文献   
133.
陈兰英  刘超  狄福松 《江苏医药》2000,26(3):219-2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 )治疗的过程中 ,可出现多种副作用 ,其中 ,粒细胞缺乏症 (粒缺 )最为严重。粒缺若得不到及时诊治 ,会增加患者感染机会 ,甚至因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近年来 ,随着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应用 ,使得粒缺的治疗效果大为改观。本文报道我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1年~1998年收治的 11例ATD所致粒缺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讨论G CSF在治疗此类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1例甲亢合并粒缺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女 10例 ,男 1例 ,年龄 18~ …  相似文献   
134.
135.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36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38岁.除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内科保守治疗满意.观察病人神志及生命体征:当休克加重,会出现血压开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弱而细数,病人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此时应积极采取止血及扩容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观察1次,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应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芪附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芪附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维拉帕米片)4mg/kg、芪附汤高剂量组1.2g(生药)/kg、芪附汤低剂量组0.6g(生药)/kg,各组灌胃给药,连续5天,末次给药30min后,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ower-lab生理记录仪描记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曲线,观察造模后各个时间点心电图ST值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10~30min,心电图ST段抬高值下降大于50%,表明造模成功.芪附汤高、低剂量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造模后1h能显著性降低ST抬高值(P<0.01),造模后2h能显著升高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的降低值(P<0.05),造模后1h均能显著升高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 max)的降低值(P<0.01),造模后2h均能显著降低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的抬高值(P<0.05),造模后2h和3h均能显著升高大鼠舒张压(DAP)的降低值(P<0.05);造模后2h,芪附汤高给药组大鼠能显著升高大鼠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的降低值(P<0.05).结论:芪附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药效作用规律,为其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219例,其中T2DM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T2DM组)117例,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组)102例,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47名,检测各组血清Cys-C水平。结果 DPN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NC、T2DM组(P0.05),T2DM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肾小球滤过率相似的情况下,随着血清Cys-C水平升高,正中神经潜伏期呈逐渐延长趋势,运动传导波幅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呈逐渐下降趋势。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FPG、HbA1c和血清Cys-C水平升高,均可能增加T2DM患者DPN风险。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DPN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初发高血糖的临床研究即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AMI患者发病早期血糖变化规律,及高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关系,以明确反应性高血糖变化规律并及早发现合并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的患者以指导治疗。方法:从2009-02到2009-09,连续入选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在发病48 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2~7天连续6天清晨6点采集患者空腹血液,化验血糖浓度,在出院前进行OGTT,共纳入有效病例158例,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OGTT分类标准分为糖代谢正常者、糖调节受损者和新诊断糖尿病者;非糖尿病患者包括糖代谢正常者和糖调节受损者,评价血糖水平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变化规律。以入院第2天空腹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评价高血糖与OGTT阳性的关系。结果:158例患者中糖代谢正常者占27.8%(44/158)、糖调节受损者占41.1%(65/158)、新诊断糖尿病者占31.0%(49/158)。所有患者平均血糖在入院后第4天降至正常水平,糖代谢正常者平均血糖在入院后第2天降至正常水平,非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在第3天降至正常水平。空腹高血糖与OGTT阳性一致性检验Kappa=0.338,P=0.000,在校正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第2天空腹血糖≥7.0 mmol/L都是糖尿病(OGTT阳性)的预测因素(风险比=4.75,95%可信区间2.304~9.79,P=0.000)。结论: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AMI患者绝大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需要进一步通过OGTT及时发现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的患者以指导临床治疗;AMI患者反应性高血糖一般持续2~3天,如果存在持续高血糖提示患有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的可能性大。高血糖是患有糖尿病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pnDNA,选9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凝固法检测FIB。结果急性脑梗死组CpnDNA阳性率为56.99%.对照组CpnDNA阳性率为36.67%,两组Cpn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pnDNA阳性组CRP浓度及FIB浓度均明显高于CpnDNA阴性组CRP浓度及FIB浓度,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CpnDNA阳性组CRP浓度和FIB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6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明显增高,肺炎衣原体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增强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