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莲心碱(Liensinine,Lie)对高血压大鼠左宣肥厚及心肌肌浆网钙泵活力的影响。方法:将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D-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RHR-C)和莲心碱治疗组(RHR-Lie)。在RHR-Lie组持续给药10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压、左室重/体重比,以及左室心肌肌浆网钙泵(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活力。结果:治疗后RHR-Lie组血压、左室重/体重比较RHR-C组显著降低(P〈0.01,P〈0.05),左室心肌SERCA活力较RHR-C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较SD-C组为低(P〈0.05)。结论:Lie能降低RHR的血压、左室重/体重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ie能升高RHR肥厚心肌肌浆网SERCA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2.
陆曙  张志斌  李萍  夏成霞 《临床荟萃》2007,22(23):1681-1683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7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EH-IR)37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EH非IR)35例,健康对照组25例。用化学法测定各组外周血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水平。结果EH非IR组和EH-IR组NO水平分别为(64.79±41.96)μmol/L和(74.69±45.66)μmol/L,较健康对照组(110.21±55.79)μmol/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H非IR组和EH-IR组NOS水平分别为(34.74±4.12)kU/L和(33.44±5.09)kU/L,较健康对照组(42.54±4.04)kU/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OS水平分别为(13.86±3.60)kU/L和(13.67±3.95)kU/L,较健康对照组(17.02±2.78)kU/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NOS水平分别为(20.88±3.29)kU/L和(19.77±4.11)kU/L,较健康对照组(25.51±3.51)kU/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H非IR组和EH-IR组NO、NOS、cNOS和iNOS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非IR组和EH-IR组的NO,NOS及其亚型水平与IR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时内皮细胞释放NO能力的减弱与cNOS表达减弱和iNOS的表达缺陷均有关;高血压患者的IR与内皮系统损伤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13.
张锡纯因参合中西医而闻名于世,也是少数在著作中直接记述自身医学思想随运气变化而改变的医家。张锡纯从天地气运变化,理解古人用药以偏性应运气之理,并结合临床实践,将自身治疗思路随运气变化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在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前人论述的理解、疫病的发生,以及治疗、药性差异的认识,皆有受运气变化影响的痕迹,在遵循经典的基础上有个人鲜明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oll样受体4(TLR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DCM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以SD大鼠构建DCM模型,雄性大鼠42只,分为对照组(20只)和DCM组(22只).以腹腔注射阿霉素进行造模,DC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 mg/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2次,用药6周,停药观察2周.造模后随机抽取2只大鼠行心脏彩超及病理检查证实造模是否成功,余大鼠行心脏彩超检查;留取血标本,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处死大鼠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的mRNA表达测定;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 8周后对照组无死亡,DCM组死亡4只,其余18只随机抽取2只大鼠证实造模成功.DCM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F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DCM组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与TLR4 mRNA、RAGE mRNA及NF-κB mRNA呈正相关(r=0.873,P=0.005;r=0.949,P=0.000;r=0.898,P=0.002).血清IL-1、IL-6、TNF-α、CRP、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的表达分别与IL 1、IL-6、TNF-α、CRP水平呈正相关(r=0.944,P=0.002;r=0.988,P=0.000;r=0.968,P=0.000;r=0.961,P=0.000).结论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RAGE-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DCM中呈现高表达,并与心腔大小及心功能相关,提示其可能是DCM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5.
多发性骨髓瘤以肾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毒为标;故补肾化瘀解毒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治法。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失眠、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等。陆曙教授创制的"交泰调脉方"是一首补肝肾化瘀毒的基本方,随证加减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化疗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有调畅血脉,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之功。  相似文献   
116.
文章基于《泰定养生主论》研究,发现王珪熟谙五运六气,且多有创见。王氏认为中医养生即是遵循五运六气理论进行调摄,“养生之关系正于此”,重视五运六气胎孕理论,践行运气时行民病证治,病机司属六气本标证治,列运气专篇,阐发标本中气,运气治则,析南北政之义,述亢害承制之理,以痰之为病论六气统六经,别开生面。遣方用药强调,依本治标,无翼其胜,无赞其复,以平为期,推步精微,则纵横妙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通过对明清疫灾的统计分析,探求疫灾发生与五运六气的关系。方法:通过统计1368—1911年各年疫灾发生的县数,确定各年疫灾范围,从岁运、司天之气、运气同化等多种角度,分析影响疫灾发生范围的运气因素。结果:明清疫灾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时有高峰,辛巳年、戊子年是发生疫灾地域较广的年份,岁运为火运太过之年发生疫灾范围较广,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发生疫灾范围相对较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符年发生疫灾范围较非天符年发生疫灾范围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运六气是疫灾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天符年更易发生疫灾,提示应注意此类特殊年份,关注当年异常气候变化,及时捕捉先兆预警信号,为疫灾的发生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 C-344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多聚酶链聚合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FLP)检测290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基因多态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CYP11B2 C-344T基因多态性相关分析用卡方(χ2)检验。结果:EH中医证候各组及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高血压中医证候组间CYP11B2 C-344T基因型TT、TC、CC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TC+CC基因型组合频率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1B2 C-344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9.
扩张型心肌病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该病常伴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现的频度较高,预后不良,不少患者猝死[1]。西医主要从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预防栓塞和猝死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2]。但由于该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殊的防治方法,死亡率仍较高。中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有其独特的认识,在该病的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0.
回顾我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经桡动脉入径行冠心病介入性诊治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0例患者经桡动脉入径行冠脉造影(CAG)或冠脉支架植入术(PCI),5例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由股动脉穿刺,5例造影过程中发生各种异常,后改为经股动脉入径成功行PCI。造影成功者中对148例患者行PCI,成功置入支架329枚。经桡动脉入径行CAG和PCI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发生少等特点,术后患者不需卧床,并发症少,易于为患者接受,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