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汤总苷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补阳还五汤总苷胶囊的水提取工艺.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三氯甲烷萃取和DA-201型大孔树脂对补阳还五汤中总苷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优选该制剂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选择乳糖为吸湿剂,80%乙醇为润湿剂,生产环境相对湿度应<60%,1.02 g颗粒应分装入6粒2号胶囊中.结论:优选的提取、成型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为补阳还五汤总苷胶囊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11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及依达拉奉组,连续给药4 d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0 min,再灌注24 h,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HE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用western-blot法检测MMP-9与TIMP-1蛋白在脑组织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减少,脑组织MMP-9表达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IMP-1表达无显著性变化;三七总皂苷组脑组织神经元存活率增加,TIMP-1蛋白表达升高,MMP-9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可通过激活MMP-9,引起细胞外基质破坏,导致神经元损伤.三七总皂苷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表达,增强TIMP-1表达.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并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以具有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的药物依达拉奉作为阳性对照药。取脑组织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测定,RT-PCR法测定Nrf2和HO-1 mRNA表达,Western bloting测定脑组织胞核、胞浆Nrf2和全细胞HO-1蛋白含量。结果:(1)缺血再灌注24 h后,神经细胞出现病理性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人参皂苷Rg1和依达拉奉可使神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2)脑缺血再灌注24 h,脑组织Nrf2 mRNA和HO-1 mRNA表达增强,同时脑组织胞核和胞浆中Nrf2蛋白含量增加,核转位率升高,HO-1蛋白表达增强。人参皂苷Rg1和依达拉奉均能降低脑组织胞浆Nrf2蛋白含量,升高胞核Nrf2含量,使Nrf2核转位率升高,并使脑组织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依达拉奉的作用强于人参皂苷Rg1,但两药对脑组织Nrf2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途径、促进Nrf2合成和核转位、从而促进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caspase-3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及依达拉奉组,连续给药4 d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48 h,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9,caspase-3,CytC和p-JNK1/2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24,48 h,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增加,脑组织CytC,caspase-9,caspase-3,p-JNK1/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七总皂苷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下降,脑组织CytC,caspase-9,caspase-3,p-JNK1/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JNK信号转导蛋白激活、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从肠道菌群探讨化痰通络汤抗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化痰通络汤高剂量组(28.66 g/kg)、化痰通络汤中剂量组(14.33 g/kg)、化痰通络汤低剂量组(7.16 g/kg)、阳性对照组(依达拉奉4 g/kg+丁酸梭菌5.0×108cfu/mL),每组5只。采用大鼠局灶性脑I/R模型,给药组在造模前2 h灌胃给药,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于再灌注后24 h后取脑组织和新鲜结肠粪便,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16S r RNA测序检测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TTC染色显示,脑I/R后大鼠出现脑梗死灶,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通络汤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减轻脑梗死体积,减少梗死率,且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P<0.01)。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通络汤中、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Runjin医用球囊导管制作高成功率的大鼠胸腹主动脉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Runjin医用球囊导管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后,再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测,分别观测各组大鼠血管内膜损伤后的再狭窄情况。结果:术后7d组与假手术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组及术后21d组可见明显的血管内膜增生狭窄,其中以14d组狭窄最明显。结论:采用Runjin医用球囊导管建立模型效果明显,且以14d为此模型的最佳观察点。  相似文献   
37.
陈凌波  张珂胜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2016,47(24):4395-4400
目的研究黄芪和当归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对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模型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衰老的影响,探讨黄芪和当归配伍促造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黄芪组、当归组、黄芪-当归不同剂量配伍组,分别ig给予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当归药液,每天1次,连续8 d。阳性对照组于给药的第6、7、8天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的第4、5、6天ip环磷酰胺(CTX)造成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模型。于实验第9天处死动物取骨髓细胞进行红系、粒系、巨核系3系造血祖细胞培养,并以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衰老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单用当归组、黄芪-当归(5∶1)组、黄芪-当归(1∶1)组、黄芪-当归(1∶5)组均能显著升高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集落产率(P0.01);黄芪-当归(10∶1)组可升高CFU-E、BFU-E、CFU-MK的集落产率(P0.05、0.01),而对CFU-GM集落产率无显著影响。黄芪-当归(1∶1)组促进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显著强于单用黄芪、单用当归和其他比例配伍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单用黄芪组、单用当归组、黄芪-当归(10∶1)组、黄芪-当归(5∶1)组、黄芪-当归(1∶1)组、黄芪-当归(1∶5)组骨髓有核细胞衰老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黄芪-当归(1∶1)组骨髓有核细胞衰老阳性率显著低于单用黄芪、单用当归和其他比例配伍(P0.05、0.01)。结论黄芪、当归和黄芪-当归10∶1、5∶1、1∶1、1∶5配伍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小鼠模型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功能衰老,以黄芪-当归1∶1配伍作用为优。提示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是黄芪和当归配伍促造血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细胞库,EPC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是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内皮损伤性疾病的始动因素.利用细胞疗法输注体外扩增的EPC来修复受损血管内皮已成为当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单独输注EPC修复受损血管内皮的疗效不甚明显,其与血管内皮损伤后局部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干预影响EPC的动员、归巢和分化有较大关系.因此探讨药物干预促进EPC对受损血管内皮的修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而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从中选择有效的药物和方法促进EPC修复受损血管内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黄芪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三七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抗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oCl2诱导经神经生长因子转分化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经不同药物处理后,采用Hoc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CoCl2能引起转分化后的PC12细胞凋亡,同时PC12细胞MMP水平显著降低,ROS生成显著增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o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减少损伤后ROS的生成和MMP的下降,4个有效成分配伍的效应强于各有效成分单用。结论:黄芪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氧化损伤后的PC12细胞凋亡,有效成分配伍后作用加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促进内皮祖细胞(EPCs)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补阳还五汤灌胃及EPCs尾静脉输注作用于内皮损伤的模型大鼠,从血管内皮的形态、功能和EPCs归巢等方面评价内皮损伤修复情况;从血管内环境改善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相关蛋白表达了解该方促进EPCs修复受损血管的机制。结果:与单用EPCs组和单用BYHWD组比较,BYHWD联合EPCs组内膜厚度明显减少,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钙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此外,BYHWD联合EPCs组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血管SDF-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EPCs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内环境以及促进EPCs的归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