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皮因产地的不同可分为"陈皮"和"广陈皮",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最佳之品,两者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存在着异同。文章通过查阅有关于陈皮的文献,就广陈皮和新会陈皮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异同及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归纳,为今后在临床上更加充分利用陈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人来源不同采血时间点中药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HepG2人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健康志愿者3名,服用中药复方抗纤抑癌方(KX)和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BJ)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1h、2h与MEM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KX1h20%浓度抑制效果优于KX2h同浓度(P0.01);KX1h5%浓度与BJ1h同浓度有差异(P0.05);BJ2h20%、10%浓度均较KX2h抑制作用强(P0.05);(2)增加0.5h抽血时间点,KX0.5h优于KX2h(P0.05);(3)与空白血清组比较,KX0.5h40%浓度时抑制效果明显(P0.05)。结论:2种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在同一采血时间点和不同时间点上,2种药物血清的抑制效果比较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3.
罗虎  赵志敏  辛奕君 《河南中医》2020,40(6):831-83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核心病机为"湿、毒、瘀、闭",病位在肺、脾,具有传染性强、传染无差别性、症状相似性的特点。目前,大多医家认为,新冠肺炎的病机与湿邪密切相关,湿毒是其病理核心。笔者认为,其湿邪分为内外夹湿,外湿来源于气候和地理,内湿来源于饮食和机体。新冠肺炎的病机虽与湿、毒、瘀相关,但有寒热之分。因此,对于新冠肺炎的穴位贴敷治疗,临床应根据证型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穴位与中药。湿热型常用穴位:肺俞、定喘、曲池、合谷、外关、天突、丰隆穴,常用药物:黄柏、黄芩、干鱼腥草、白芥子,以上药物用蜂蜜调成膏状。寒湿型常用穴位:肺俞、定喘、足三里、膈俞、脾俞、大椎,常用药物: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以上药物用生姜汁调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欧当归内酯A调节纤维化肝脏NO释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欧当归内酯A 3 mg/kg组、欧当归内酯A 6 mg/kg组,每组10只。以四氯化碳(CCl4)与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连续6周。药物观察组于造模第4周腹腔注射给药至结束。观察肝组织炎性反应及胶原沉积、eNOS表达及MDA、SOD、NO、NOS水平。体外以800 μmol/L氯化钴作用于SK-HEP-1细胞24 h诱导细胞缺氧损伤,药物处理后观察细胞活力、vWF表达、上清及胞内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欧当归内酯A各组肝细胞变性和炎性反应坏死有所减轻,纤维化改善;高剂量组SOD和MDA显著改善,NO和NOS降低,eNOS阳性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显示,药物干预后细胞活力得到改善,vWF平均荧光强度减弱,NO释放显著改善(P<0.05)。结论:欧当归内酯A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该院病理科保存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包括宫颈癌组织标本83例,HSIL组织标本239例,LSIL组织标本245例,宫颈炎组织标本1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EGF在上述4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比其表达差异.结果 HB-EGF在宫颈炎组织的上皮基底层及部分间质细胞中少量表达,而在LSIL、HSIL及宫颈癌组织的上皮及间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HB-EGF在宫颈炎、LSIL、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43.7%、100.0%、100.0%.结论 HB-EGF在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有望成为HSIL及宫颈癌诊断及治疗的新标志物或靶点.  相似文献   
106.
薛雪  朱龙平  杨得坡  赵志敏 《中草药》2020,51(24):6278-6285
目的 基于中药整体性建立2种红豆杉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中空纤维细胞捕获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FCF-HPLC)、细胞捕获-分散液相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CF-DLLME-HPLC)。方法 HFCF-HPLC是在模拟人体内环境状态下,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种植到聚丙烯中空纤维管腔内部,再将该中空纤维放入红豆杉提取液中,筛选和捕获可以与细胞结合的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群;CF-DLLME-HPLC是将MCF-7细胞与红豆杉提取液在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上共孵育,取不同孵育时间上清液进行分散液相微萃取处理,然后进行不同时间段下色谱分析比对,根据色谱峰变化发现潜在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群。结果 HFCF-HPLC筛选出的活性成分是脱乙酰巴卡亭、巴卡亭Ⅲ、紫杉碱M、去乙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紫杉醇、云南紫杉烷;CF-DLLME-HPLC筛选出的活性成分是脱乙酰巴卡亭、巴卡亭Ⅲ、紫杉碱M、去乙酰紫杉醇、金松双黄酮。结论 2种方法均可以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群,为活性成分的筛选、中药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方便、普适和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108.
忽地笑鳞茎中产加兰他敏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产加兰他敏的内生真菌,为生产加兰他敏寻找新的途径。方法以忽地笑鳞茎为实验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利用HPLC对其发酵代谢产物进行检测,筛选能产生加兰他敏的菌株。结果从忽地笑鳞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HPLC分析,真菌GF-1能产生加兰他敏。经初步鉴定,GF-1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结论忽地笑内生真菌有希望成为生产加兰他敏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9.
干扰素诱导的横跨膜蛋白(IFITM)是一种近来发现的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家族,它能抑制多种有或者无包膜的病毒的复制。IFITM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内涵体膜,是许多病毒入侵的通道。生化和膜融合研究显示IF-ITM蛋白可能通过调控细胞膜的流动性抑制病毒入侵。本文对IFITM蛋白近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miR-34a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miR-34a基因甲基化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59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32癌旁非癌组织及34例正常食管粘膜中miR-34a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miR-34a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非癌组织中甲基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及癌旁miR-34a基因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miR-34a基因甲基化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