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31.
HPLC法测定好利康中自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淑杰  曲树明  张蓉  王振立 《中草药》2003,34(7):614-615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目前至少已在21科31个属的72种植物中发现它的存在,常见的药用植物如决明、藜芦、虎杖等,水果如葡萄中也含有白藜芦醇.其具有抗癌、降压、调血脂、抑制花生四烯酸、APP、C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B2(TXB2)的产生,也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  相似文献   
32.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动态血压特点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 6 3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96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4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而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73%消失 (P <0 0 5 )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 85 %出现晨峰 ,而单纯高血压病组 6 8%出现晨峰(P <0 0 5 )。结论 血压的昼夜变化和晨峰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晨峰明显增加 ,昼夜节律消失明显  相似文献   
33.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附7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72例 ,分为急性心梗组 (3 1例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2 7例 ) ;稳定型心绞痛组 (14例 ) ;2 0例疑有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缺血相关病变根据Ambrose分类方法分为 :简单病变和复杂病变。患者行冠脉造影前清晨空腹肘静脉血 ,测定空腹胰岛素 ,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LN[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 ]。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  (1)AMI组和UA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P <0 0 1)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P<0 0 1) ;而SA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AMI组较SA组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P <0 0 1)。 (2 )冠脉造影结果显示 :AMI组、UA组及SA组冠脉病变的支数无明显差异 (P >0 0 5)。AMI组和UA组的复杂病变分别为 74%和 67% ,与SA组 2 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 )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异常相关。结论  (1)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2 )胰岛素抵抗与冠脉病变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34.
假性动脉瘤是导管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之一,我们对3例治疗效果不佳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了凝血酶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估结膜下注射伏立康唑对兔眼角膜的安全性,寻找兔眼结膜下注射伏立康唑的安全剂量。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5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伏立康唑(50、100、200、400μg)组。对照组结膜下注射0.1 m L生理盐水,伏立康唑组均结膜下注射0.1 m L伏立康唑注射液,分别含50、100、200、400μg注射用伏立康唑。1次/d,连续给药5 d。分别于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的第1、7、14天,裂隙灯和直接眼底镜观察眼部基本情况。末次给药后第1、7、14天观察角膜各层细胞的变化,计数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并测量角膜厚度。末次给药后第14天摘取实验眼眼球,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形态。结果共聚焦显微镜及HE结果显示,伏立康唑50、100μg组给药后,角膜各层细胞未见异常;伏立康唑200、400μg组给药后,角膜各层细胞不同程度异常。各给药组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眼结膜下注射≤100μg的伏立康唑对角膜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6.
叶娟  郝迪  王梓  李旭  孙国珍  贾淑杰 《天津医药》2020,48(4):271-274
目的 探讨消结安对子宫肌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肌内注 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每周 3次,连续 10周后,每周加注黄体酮注射液 2次,连续 5周,制备子宫肌瘤大鼠模型,模型 制备成功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消结安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正常组,每组 8只。消结安灌胃给药 4 周,观察消结安对病变大鼠子宫大体形态、血清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测定子宫颈以上横径,左侧分角子宫根部起 的子宫直径,电镜观察子宫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建模后,模型组子宫系数、分角直径和分角根部直径均大 于正常组(P<0.05)。阳性药组、消结安高、中、低剂量组子宫系数、分角直径、分角根部直径均小于模型组(P< 0.05),消结安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下观察显示,消结安能有效地改善子宫肌瘤大鼠子宫的超微 结构病变,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病理检查显示,对照组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间质可见不同程度的嗜酸 性白细胞浸润,肌层未见异常。模型组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子宫平滑肌层增厚,肌细胞数量增多肥大,排列欠规 整,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子宫平滑肌层变薄,结构 尚清楚,肌细胞基本恢复常态;但肌层见局部增厚,肌细胞数量增多肥大,排列欠规整。以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为 佳。结论 消结安可使子宫肌瘤大鼠子宫体积缩小,改善子宫肌瘤细胞的超微结构,使其接近正常细胞结构,进而 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7.
功能食品金奥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主要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目前国内有报道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的测定[1,2].随着中药功能食品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内在质量控制变得十分必要.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对生成的槲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三种物质利用HPLC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外标法测定,然后按分子量比换算成总黄酮的含量.其结果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性强,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4例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血浆BNP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单支(49例)、双支(30例)、三支(25例)病变,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0±13)、(110±13)、(140±18) 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20分组(48例)及评分<20分组(56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149±13)、(107±13) 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同分组,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0%组(15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100 ng/L.③根据患者随访1年内是否有心血管事件发生分组,未发生组(54例)与发生组(50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9±12) ng/L、(153±13) 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肾衰1号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损伤敏感蛋白肾损伤因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阳性药组、肾衰1号高剂量组和肾衰1号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肾结扎复灌,造成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连续给药1d、3d、7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KIM-1和NGA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BUN和SCr和肾组织中KIM-1和NGAL水平明显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1号高低剂量组BUN、SCr均有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1),NGAL蛋白表达有明显下降(P0.01)。HE病理染色显示肾衰1号能够减少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组织出血及炎性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其中以肾衰1号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肾衰1号通过降低KIM-1和NGAL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07年11月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720例,分为糖尿病组(208例)、糖耐量减低组(96例)、空腹血糖受损组(30例)和非糖代谢异常组(386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血胆固醇、三酸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体质量指数BMI及吸烟)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1.4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空腹血糖受损组双支病变率分别为38%、27%、和30%,与非糖代谢异常组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支病变率分别为43%、40%、和37%,与非糖代谢异常组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耐量减低组、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尿病组相比,3支病变率、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糖调节受损与2型糖尿病有类似血管损害,糖耐量试验对及时发现血糖异常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