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杏灵分散片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及hs-CRP表达及心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6例,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灵分散片组,常规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氯吡咯雷、阿托伐他汀等治疗,杏灵分散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杏灵分散片1片,每日3次。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和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杏灵分散片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10.36±3.56)ng/L比(16.21±4.87)ng/L]、IL-6[(70.38±18.23)ng/L比(189.23±95.39)ng/L]及hs-CRP[(1.75±0.86)mg/L比(7.21±3.02)mg/L]的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降低(均为P<0.01)。杏灵分散片组患者TNF-α,IL-6及hs-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收缩功能(LVEF)有一定的改善。结论杏灵分散片能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TNF-α,IL-6及hs-CRP表达,并对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特点。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4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68例(冠心病组),未合并冠心病86例(非冠心病组);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测量颈一股动脉脉搏波速度以评价大动脉弹性功能。结果年龄校正后,冠心病组颈一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1.22±2.05)m/s)较非冠心病组((10.03±1.48)m/s)明显增快(P〈0.01)。结论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减退。缓冲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23.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方法 对198 例老年CAD合并DM 患者(DM 组) 和387例老年CAD非合并DM患者(NDM 组) 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的冠脉病变特点. 结果 2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及CAD家族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NDM组(P<0.05);2组间的左主干(LM)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DM组三支病变的发生率与NDM 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平均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FINS、CRP及HbA1c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2 型DM合并CAD患者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数目较多,血管病变弥漫.  相似文献   
24.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虹  米树华  田磊  贾淑杰  戴文龙  时强  李昭 《临床荟萃》2003,18(19):1093-109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组 2 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2 9例 ,稳定型心绞痛组 2 6例 ,对照组 5 5例。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水平。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 (HOMA)及改良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公式计算。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 ,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P <0 .0 1)和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 (P <0 .0 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 ,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在两者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消水肿Ⅱ号对亚硝酸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7mg/kg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大鼠血压、尿蛋白及胎盘胎仔发育的影响。方法:雌雄鼠合笼次日晨,雌鼠阴道涂片发现精子确定为孕0d(E0d),按照顺序依次分入各受试组,即正常孕鼠组(A组,n=6,E10d开始灌胃蒸馏水10mL/kg)、妊高征模型对照组(B组,n=10,E10d灌胃蒸馏水10mL/kg)、硫酸镁阳性对照组(C组,n=8,E14d开始腹腔注射硫酸镁注射液100mg/kg)、消水肿Ⅱ号42g生药/kg组(D组,n=10,E10d开始灌胃消水肿Ⅱ号42g/kg)、消水肿Ⅱ号21g/kg组(E组,n=9,E10d开始灌胃消水肿Ⅱ号21g/kg)。孕期14d开始,除A组外其他各组经静脉注射L-NAME7mg/kg1次/d,共4d。测定大鼠尾动脉血压,尿蛋白含量,胎仔、胎盘质量及死胎率、畸胎率。结果:实验结束时,D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组较B组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消水肿Ⅱ号对尿蛋白含量未见明显改善作用。E组死胎率较妊B组明显降低,畸胎率亦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消水肿Ⅱ号能够有效降低妊高征大鼠血压,促进妊高征大鼠胎盘供血和胎仔发育。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整理明确诊断为ACS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472例住院女性ACS患者与1277例男性ACS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并发症特点.结果 女性ACS的发病年龄较男性大,60岁以后发病比例女性明显比男性高[83.6% (395/472)比70.2%( 896/1277)];女性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131±35)h比(114±36)h],住院时间长[(13±3)d比(12±4)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ACS患者危险因素较多,较男性合并糖尿病[36.7%( 173/472)比22.1% (283/1277)]、高血压[72.5% (342/472)比60.9% (778/1277)]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50.0%(236/472)比37.4%( 478/1277)],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少于男性[42.4%(200/472.比58.1% (742/12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50.2%(237/472)比63.8% (825/1277)]及冠状动脉搭桥术[1.3%(6/472)比3.9%(49/1277)]治疗者少于男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ACS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男性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关系。方法 ACS患者31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血浆BNP水平及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GRACE危险评分低、中、高危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1)。GRACE危险评分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26,P<0.01)。结论 GRACE危险评分和血浆BNP水平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35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44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两组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程度以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且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x2=6.03,P=0.019);其中复杂病变患者24h动态收缩压、日间动态收缩压、夜间动态收缩压、24h 动态脉压、日间动态脉压、夜间动态脉压都高于简单病变组(t值分别为2.580、2.045、2.675、2.037、2.601、1.995;P 值分别为0.015、0.037、0.009、0.041、0.017、0.047).结论 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更重,故应对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以减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9.
贾淑杰  王蕾  李旭 《天津医药》2012,40(8):809-811
目的:研究玉米须乙醇及水提取物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观察其降血糖作用.方法:改良寇氏法计算玉米须提取物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观察玉米须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葡萄糖致高血糖模型小鼠、肾上腺素致血糖升高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乙醇提取物LD50=203.106 g/kg(95% CI 188.665~218.652 g/kg);水提取物LD50=105.203 g/kg(95% CI 95.249~116.197 g/kg).玉米须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乙醇提取物30 g/kg可明显降低葡萄糖导致的小鼠血糖升高(P<0.01);水提取物与乙醇提取物30 g/kg可明显降低肾上腺素致小鼠升高的血糖值(P<0.05或P<0.01),且乙醇提取物可明显升高高血糖小鼠的肝糖原含量(P<0.01).结论:玉米须水和乙醇提取物为无毒级中药提取物.两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无降低血糖作用,对高糖和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高血糖有降低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糖异生,调节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冠心病并发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7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720例,分为糖尿病组(208例)、糖耐量减低组(96例)、空腹血糖受损组(30例)和非糖代谢异常组(386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体重指数和吸烟)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1)4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平均弥漫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1.53、1.37、1.46高于非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0.62(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是弥漫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糖调节受损时冠状动脉已发生严重病变,病变呈弥漫性,与糖尿病组相近。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及时发现糖代谢异常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