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32.
目的探索参姜锁阳益气片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30℃以下的某地区驻训部队官兵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姜锁阳益气片组130例和对照组80例,参姜锁阳益气片组口服参姜锁阳益气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服药前、服药2周后野外长跑3 000 m后观察各项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参姜锁阳益气片组血乳酸水平服药后为(3.03±1.95)mol/L,与服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②参姜锁阳益气片组血清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水平服药后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参姜锁阳益气片组运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服药后与服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姜锁阳益气片可增强人体的运动适应能力,具有抗疲劳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椎弓根螺钉框架结构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弯患者360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弯8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218例,脊柱后凸60例,采用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椎弓根螺钉框架结构进行矫形治疗。观察矫形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手术前后Cobb’s角进行比较。结果 360例患者中脊柱侧弯300例,术前Cobb’s角53°±3°,术后Cobb’s角8°±2°,脊柱后凸60例,术前Cobb’s角60°±2°,术后Cobb’s角25°±3°,手术矫正效果满意。其中术前Cobb’s角≤50°的患者矫正率为80%。术后2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脊柱纵向生长1.5~4.0cm。全部患者术后随访未见断钉、断棒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端滑动椎弓根螺钉框架结构后路手术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具有坚强的三维矫形力量,术后脊柱纵向生长不受限制,无脊柱强直、旋转畸形和曲轴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灭囊灵对猪囊尾蚴的氨基酸代谢是否有影响,应用日立82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灭囊灵生理盐水浸剂作用于体外培养猪囊尾蚴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囊尾蚴含15种氨基酸,包括6种必需氨基酸。经灭囊灵作用后,除脯氨酸和精氨酸以外,其它13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灭囊灵浓度的增高而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1.2ml 剂量组增高的比例为最大。结论:灭囊灵对猪囊尾蚴的氨基酸代谢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5.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发作期以水杨酸和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配合内服中药和苦参槐花合剂保留灌肠.缓解期以口服健脾灵为主.辅以水杨酸制剂维持治疗半年以上.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内科保守治疗55例.完全缓解35例(63.6%).有效18例(32.7%).无效及死亡各1例(1.8%):中转手术治疗5例(8.3%).完全缓解4例.有效1例。远期随访13例.远期完全缓解率67.4%.癌变率2.3‰.死亡率4.7%.手术率6.9%。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手术率。  相似文献   
36.
阐述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中医"未病学"的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的独特优势,防治疲劳状态体现出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制剂(抗疲劳5号药物)治疗症候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受试组战士120例,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制剂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服药前、服药2周后野外带无氧面罩进行长跑1000m后观察各项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性增加,与服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血清睾酮、皮质醇、尿素氮水平与服药前、对照组服药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测试前后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1秒量(FEV1)、用力呼气1秒率(FEV1%)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抗疲劳5号药物)防治症候性疲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运动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清血红蛋白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血清睾酮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及增加人体脏腑能量储备与携氧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寻求高寒缺氧环境对人体面色产生的影响,了解缺氧对人体脏腑功能的损伤程度。方法:通过用特定高寒条件下人体超强运动和装带缺氧装备制成高寒缺氧模型,用望诊法和面诊检察仪对缺氧模型和对照组进行系统观察。并与实验室及微循环检测相对照。结果:实验组远距离观察,面色红紫、暗紫出现为100%,近距离面色观察唇色出现红紫、暗红紫等变化为91%。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4%,研究中还进行了面色、舌诊、脉诊三种中医诊法的观察比较,由于面色观察迅速性和易显性使其观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诊法30%以上。结论:缺氧对人体五脏六腑都有损害,而这种损害在诸多人体生物特征中,首先由面色表达出来,因此在高寒环境注意面色观察是发现人体缺氧的最佳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经DAPI标记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大鼠尾静脉移植后在体内的分布及归巢,并研究其修复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时对肾脏组织BMP-7、Bcl-2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平均分为三组:移植组,将总量900 mg/kg庆大霉素,首次300 mg/kg,12 h后200 mg/kg,余400 mg/kg分两次每隔24 h皮下注射,共3 d,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大鼠模型,采用经尾静脉静脉注射法移植体外分离培养并用DAPI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造模方法同移植组,造模成功后不予任何干预措施;空白组,正常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 d、4 d、1周、2周及4周处死大鼠,三组均取肾组织标本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后的存活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组织BMP-7、Bcl-2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①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组大鼠肾小管部位显示绿色荧光,而肾小球部位呈阴性.②相比ATN组和正常组,移植组肾脏组织BMP-7明显上调(P<0.05 ),Bcl-2在移植组肾脏组织局部表达明显增加(P<0.05 ).结论 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在ATN肾脏内存活;②rUCMSCs移植可以上调Bcl-2,减少肾小管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并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肾小管和肾功能的恢复;③rUCMSCs移植可上调BMP-7表达,促进干细胞向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0.
背景:研究证明,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肾脏并可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而恢复肾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目的:综合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9-01/2009-12期间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肾脏疾病防治相关的文献,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肾脏疾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英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文献所述内容应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肾脏疾病相关,且以近5年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重复性文章及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多种肾脏疾病的恢复,通过向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分化及促进肾脏分泌等机制对肾脏疾病起到治疗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多停留在试验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模型,临床研究开展不多,主要在IgA肾病及一些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淀粉养变肾损害、转移性肾细胞癌等中应用,且大多都处于摸索阶段,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