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7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耐力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肾实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力竭运动组、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经5周以上耐力训练后与力竭运动组均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24h后取材。采用电镜观察和TUNEL法检测肾实质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肾组织NO含量,测定单位重量的组织蛋白质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O的nmol数,以反映NOS活性;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含量。结果:两力竭运动组肾实质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显著低于力竭运动组(P<0.01);耐力训练组的其它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力竭运动组肾细胞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P<0.05),尿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肾组织NO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P<0.05)、NO含量低于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P<0.05)。结论:耐力训练对力竭运动诱导的肾实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减少和消除运动后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力竭运动导致的肾细胞Bax蛋白高表达和调节肾组织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2.
课堂教学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一环。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系到未来从业医生的素质 ,关系到卫生服务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现对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 0 0 2年 5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试图从中总结经验 ,为医学院校改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本次被评估的 14位青年教师分别来自药理、组胚、生化、病理、生理、解剖、病生等 13个教研室 ,平均年龄 33岁 ,约占该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的 80 %。教龄从 1年到 12年不等 ,其…  相似文献   
43.
面部凹陷畸形矫正的方法较多,其中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方法安全、简便,自1986年IIlouz首先提出后^[1],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估计脂肪移植量的问题上,尚无统一认识,有的凭经验.有的采用石膏模型^[2-3]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肿胀液进行肿胀麻醉的同时估计颗粒脂肪移植量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肌腱横形和斜形严重部分损伤时合理修复肌腱的方法.方法108根猪前蹄肌腱,横形或斜形损伤直径90%,根据3种中心缝合方法(改良Kessler法、MGH法、改良MGH{法)与连续周边缝合方法组合分组,随机分为12组,第l~8组为横形损伤,第9~12组为斜形损伤,第1,9组为对照组(不修复),每组9根肌腱.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检测缝合肌腱的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抗张强度、最大功耗.结果肌腱横断大部分损伤时,中心缝合或者周边缝合,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明显提高肌腱的抗张强度(P<0.01),所有组中以改良MGH法+连续周边缝合的抗张强度最大(P<0.01).结论肌腱横形或斜形严重部分损伤时的抗张力相当低,在拉伸过程中极易形成间隙,周边缝合和中心缝合能明显提高其修复强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MRI多表现为不均匀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 -缓升"样变化 .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多为早期肝脓肿,MRI平扫无特征性,结合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47.
邹勃生  谭军  钟茜  李高峰  朱轶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48-2250
【目的】探讨面部凹陷性癜痕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激光治疗,瘢痕切除多层次缝合、真皮脂肪瓣填充、皮肤扩张移位修复术、邻近皮瓣转位术治疗面部凹陷瘢痕86倒,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6例中21例行激光磨削,均有显著疗效;瘢痕切除美容缝合26例,疗效满意24例;皮下脂肪筋膜层重叠缝合14例,疗效均满意;真皮脂肪瓣填充8例疗效满意;皮肤扩张术4例,1例凹陷畸形未完全矫正,但疗效明显,余3倒疗效良好;邻近皮瓣微修复口。鼻眼周瘢痕凹陷13例,11例疗效良好,1例供瓣区瘢痕明显,另1例修复皮瓣较臃肿。【结论】修复面部凹陷性瘢痕时,弥散点灶状凹陷瘢痕需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大部分凹陷瘢痕根据瘢痕性状、成因、病理解剖、皮下缺损类型,选择适当的美容修复手术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缺氧程度与瘢痕成纤维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03在湘雅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3-6个月的瘢痕为取材对象。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在体积分数为0、2,0.1,0、05,0.015的氧浓度下培养24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体积分数为0.2,0、1,0.05,0.01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α表达的信号强度分别为47.50&;#177;9.29,96.00&;#177;18.29,209.17&;#177;19.64,263.83+13.24,各浓度比较差异显著(F=261.01,P〈0.01)。体积分数为0.2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部分为弱阳性,体积分数为0.1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基本弱阳性,体积分数为0.0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以阳性表达为主,体积分数为0.01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基本为阳性。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体积分数为0.2,0.1,0.05,0.01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相对含量分别为0.02,0.26,0.39,0.97,呈逐渐增高趋势,均明显高于体积分数为0.2的氧浓度条件下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 结论:随着氧浓度的降低,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度可间接反映瘢痕组织内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cryptogenic cerebral infarction,CCI)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方法选取27例18~55岁CC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心脏MRI检测其PFO存在情况,根据结果分为PFO组和非PFO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特点差异。结果 27例中青年CCI患者中PFO阳性者13例(48.15%),阴性者14例(51.85%),PFO阳性者房间隔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缺损及动态血流信号。PFO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阳性构成比,其脑梗死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阳性构成比较高,MRI示其脑梗死病灶主要分布于前循环,以单血供区、﹤2 cm的单发小穿支梗死为主,但两组间各临床资料及梗死灶分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青年CCI合并PFO发生率较高,多无典型的临床及梗死灶影像分布特征,心脏MRI技术可以作为其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C2椎弓根拉力螺钉、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症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长征医院2000-02/2004-12收治的Hangman骨折患者34例,Levine-EdwardsⅠ型10例,Ⅱ12例,Ⅱa型8例,Ⅲ型4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2例,E级20例。Ⅰ型Hangman骨折采用C2椎弓根拉力螺钉固定;Ⅱ型、Ⅱa型、Ⅲ型采用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固定。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C级2例,其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其中11例恢复至E级、1例神经症状无变化。②3~6个月时复查X射线正侧位骨折均愈合,无螺钉松动脱落现象,无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