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患者的皮质醇、醛固酮、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15例糖耐量增高的患者,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T2DM)组(39例)、糖尿病前期(PD)组(35例)、血糖受损(IGR)组(4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在空腹条件下,测定体重指数(BMI),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实验,以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进行空腹血浆皮质醇、血浆醛固酮以及胰岛素抗体检测,研究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皮质醇、醛固酮以及胰岛素抗体的关系.结果 T2DM组、PD组和IGR组HOMA-IR同正常糖耐量组(NG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皮质醇(COR)与HOMA-IR呈正相关(r=0.14,P<0.05),胰岛素抗体和血浆醛固酮与HOMA-IR无相关性.结论 糖耐量增高的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伴有肥胖者皮质醇明显增高,皮质醇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检测Graves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s)不同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数量和表达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DCs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与Graves病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 6例Graves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其中Graves病患者中30人为治疗前组、26人为治疗后组,同时利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测定得出Graves病治疗前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DC)和髓样树突状细胞(pDC)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mDC和pDC值明显降低,略高于健康对照组.通过对比3组细胞因子水平发现,Graves病治疗前组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6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细胞因子水平相近.结论 Graves病患者血中树突状细胞(DC)明显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失调,经治疗病情好转后,DC和细胞因子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提示DC和细胞因子可能参与Graves病的发病机制,并有望作为分析Graves病治疗效果的一项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建立人卵巢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OVCAR/DDP,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顺铂(DDP)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人卵巢腺癌OVCAR细胞株的多药耐药细胞株OVCAR/DDP,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多药耐药性,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膜中P-糖蛋白表达水平,评价OVCAR/DDP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成功建立OVCAR/DDP多药耐药细胞株。与亲本细胞OVCAR相比,OVCAR/DDP生长速度减慢,倍增期延长,其对DDP的耐药指数是OVCAR细胞的19.80倍,且对多柔比星、氟尿嘧啶、紫杉醇有交叉耐药。OVCAR/DDP细胞的细胞膜P-糖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亲本细胞OVCAR(P<0.01)。结论:OVCAR/DDP细胞对DDP耐药性稳定,并呈现一定的多药耐药特性。  相似文献   
114.
细胞增殖和DNA损伤在大鼠氟斑牙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氟中毒引起氟斑牙时,氟对大鼠切牙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给雄性SD大鼠饮用含10,50,100 mg/L NaF的高氟水60 d和90 d,制备氟斑牙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切牙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雄性SD大鼠饮用含50,100 mg/L NaF的高氟水60...  相似文献   
115.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20~25个碱基),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谢、激素分泌及个体发育等生物学过程。随着对miRNA的深入研究,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近期研究表明,特定miRN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脑损伤后的保护和修复机制的调控。本文重点概述了脑卒中后特定miRNA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发生的关系,为miRNA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诊断和预测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6.
82例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现场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多发伤的现场特点及救治方法,探讨降低急救死亡、伤残率,提高现场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院外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现场救治资料。结果本组抢救成功率75例,死亡7例,死亡率8.5%。结论多发伤病情急,诊治难度大,加强和提高院外急救人员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使伤病员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端粒酶活性存在于人类几乎所有永生细胞株中,放射治疗仍是目前口腔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X线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系Tca8113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经0、2、4、8、12、20Gy剂量X线照射,于照射后0.5h、1h、3h、5h收集细胞,采用TRAP法检测不同剂量X线照射前后Tca8113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结果:未经X线照射时,Tca8113细胞呈端粒酶阳性,照射后仅2Gy组存在端粒酶活性,其它各照射剂量组细胞均呈端粒酶阴性。结论: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是端粒酶阳性细胞系,端粒酶活性是Tca8113细胞经放射线照射后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Tca8113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具有放射剂量依赖性,经X线照射后,端粒酶活性显著下调;2Gy是体外Tca8113细胞能够耐受的单次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克立硼罗软膏和他克莫司软膏对特应性皮炎(A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5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6例AD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取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克立硼罗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D病情严重程度、AD积分指数(SCORA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5.1%vs. 4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儿AD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SCORA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SCOR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9%vs. 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他克莫司软膏相比,采用克立硼罗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患儿的效果更佳,更利于缓解患儿AD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