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 总结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并发癫痫及多系统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收治的1例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人的临床护理情况,根据该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 经及时正确治疗1周,体温恢复正常,癫痫完全控制,症状好转;治疗1个月痊愈出院。结论 根据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采用与常规体针治疗方法对照实验客观评价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998-03/2001-0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病区脑卒中专科住院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头颅CT定位围针法)57例,对照组(体针法)32例。两组均采用统一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安慰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T定位围针治疗。即以头部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主穴;实证可配丰隆、曲池、膈俞、太冲穴,虚证可配肝俞、肾俞、足三里、合谷穴。消毒后用不锈钢华佗牌毫针4~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施行围针疗法。针刺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得气后以180~200次/min的频率捻转2min,施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中间间断行针2次。然后全部穴位均接上海产G-6805型电针仪,通以疏密波,频率约14~26次/min,30min/次,1次/d,连续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d。从第3个疗程开始,隔日1次。共3个疗程,全疗程48d。对照组在安慰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常规体针治疗,主穴上肢取肩、曲池、外关,下肢取环跳、阳陵泉、三阴交。配穴、针刺手法、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伴随症状的改善程度,测定血液流变学。疗效评估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结果:纳入患者8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基本痊愈17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显效率64.91%,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显效率40.62%,总有效率75.00%,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伴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复常率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头晕目眩复常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4.71%,15.38%,心烦易怒复常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73%,15.38%,P<0.05),其余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自身比较差异显著[以低切比黏度为例,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9.386±2.759),(6.161±2.739),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9.796±1.525),(6.657±1.276),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有显著疗效。CT定位围针治疗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加速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CT定位围针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3.
Impotencereferstotheinabilityofthepenisinerectionwhichleadstoincapablesexualintercourse.Theauthorstreated69casesoffunctionalimpotenceintheclinicofmalediseasesfromJan.1997toJune1999.Theresultisreportedasfollowing:CLINICALDATA69patientswereenrolledinthetreatme…  相似文献   
64.
400例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唐中建  荣莉  舒艾娅  易琼  马春  冉婷 《重庆医学》2004,33(3):388-388,391
我院2002年6月~2003年3月开展无痛苦胃镜检查治疗400例,与常规胃镜检查治疗对比,有明显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聚乳酸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高分子材料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乳酸自行缩聚形成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不仅拥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和可降解性,是少数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生物降解性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研究新型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复合物(PLLA/PLLA-gHAP)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将96孔板上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PLLA/PLLA-gHAP组、PLL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培养液)及阳性对照组(含苯酚培养液)4个组,不同组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24、48和72h,以MTT法检测材料对L929细胞活性的影响;将L929细胞接种于被覆PLLA/PLLA-gHAP材料的盖玻片表面上,于1、2和3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将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计数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以检测遗传毒性作用;将PLLA/PLLA-gHAP板植入兔皮下,于2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兔血液学指标改变,光镜观察植入物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L929细胞的增殖率(RGR)和细胞毒性分级(CTS)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微核率0.24%);材料在动物体内埋植后,早期组织内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纤维膜形成,6个月时纤维膜基本消失,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PLLA/PLLA-gHAP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CA的临床疗效及对CA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药物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运用激光治疗消除疣体后,A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B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C组仅行激光消除疣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6个月以后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另设健康人对照组40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治疗前与健康人相比,CA患者CD4 百分率降低,CD8 百分率升高,CD4 /CD8 比值降低,NK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P<0.01)。运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治疗组CD4 百分率升高,CD8 百分率降低,CD4 /CD8 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疗法对CA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明显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提高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是防止尖锐湿疣复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为基础,急性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头颅CT定位围针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虚证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多发梗塞性痴呆虚证患者89例,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电围针结合中药组(治疗组)57例和中药组32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复元合剂(由鹿茸、人参、枸杞子、丹参、益智仁等组成)口服。同时,治疗组配合电围针法,主穴以头部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配穴为肝俞、肾俞、足三里、合谷,以治疗2个疗程为限。对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智能情况和血液流变学等变化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4=2.423,P<0.01);长谷川量表(HDS)积分治疗后提高,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