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贲门浆细胞肉芽肿1例茅乃权祝家兴潘泓陈发龙病人男,25岁。5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吞咽困难,且进行性加重,伴呕吐粘液样物及食物,现仅能进流食。查体:一般情况尚好。纤维胃镜检查见距门齿40cm处之贲门口小弯侧及后壁有肿物突出、管腔狭窄,镜身不能进入,肿物上方...  相似文献   
102.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并对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8例切除术后的Ⅲ期NSCLC,有94例于术后3~4周开始接受化疗(辅助化疗组),其中予以CAP方案化疗42例;EP方案化疗34例;NP方案化疗18例。在化疗组中化疗3~4周期56例;化疗4~6周期38例。另174例患者术后未行化疗(单纯手术组)。结果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7.6%和16.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辅助化疗组中行CAP、EP、NP方案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6.1%、26.4%和27.7%(P>0.05),而在化疗组中化疗3~4周期和化疗5~6周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6.7%和28.8%(P>0.05)。结论对切除术后Ⅲ期NSCLC患者进行3~4周期,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辅助化疗,可以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检测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1mRNA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的方法,了解肺癌组织及其癌缘肺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研究肺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30例肺癌组织和离肿瘤边缘5cm处正常癌旁组织中的ERCC1mRNA表达水平,同时分析ERCC1表达水平在不同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各组间的关系.结果:肺癌中ERCC1mRNA的表达(5.16±2.51)低于正常癌旁组织(11.17±4.79)(P<0.05).但在不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成功地检测ERCC1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4.
131例剖胸后不能切除肺癌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剖胸后不能切除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剖胸后不能切除肺癌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胸片、胸部CT检查结果,探讨肺癌剖胸后不能切除的原因及对策。结果:131例肺癌不能切除的原因依次为:胸腔内多发转移,"肺门冻结"经打开心包仍不能处理血管,肿瘤侵犯纵隔内重要结构,以及肺功能受限不能耐受扩大切除范围等。1992年~2006年的探查率为8.1%(66/813),较1985~1991年的15.6%(65/417)有明显下降。结论:准确分期有助于减少剖胸探查率,胸部CT检查对判断肿瘤与纵隔结构的关系、决定是否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生殖细胞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是15~35岁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5%发生于性腺之外,主要沿人体中线如纵隔、腹膜后、骶尾部、松果体区等部位发生。纵隔是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最好发部位,其中75%为良性畸胎瘤,完整切除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可以检测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物,其中精原细胞瘤对放、化疗敏感,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非精原细胞瘤恶性度高,诊断时多数出现转移。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水平的提高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BPF)的发生率已较以往明显降低 ,但其仍然是胸外科术后极严重的并发症 ,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1 ]。1985年 3月至 2 0 0 0年 7月 ,我院共施行各类肺切除术781例 ,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6例 ,另收治院外肺切除术后发生 BPF的病人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6 3岁 ,平均 5 2 .4岁。在我院行肺叶切除 72 3例 ,发生 BPF3例 ,发生率为 0 .77% ,全肺切除 5 8例 ,发生 BPF3例 ,发生率为 5 .17%。 6例发生 BPF患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进一步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肺叶切除治疗Ⅰ期~Ⅲa期肺癌的适应证和出现的并发症等.方法收集从199 6年4月~1999年12月以来的42例经VATS肺叶切除治疗的肺癌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条件下,Ⅱ期~Ⅲa期肺癌可以完成VATS根治性肺叶切除.V ATS手术和常规开胸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Ⅱ期~Ⅲa期肺癌亦为VATS的手术适应证,但术后应辅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占纵隔肿瘤的20%~40%.本研究探讨影响胸腺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10-01-2012-11-30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378例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原病理类型按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型标准重新分型,随访239例患者,生存率的计算及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其间差异性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计算,所有经单因素生存分析有意义的参数均纳入多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计算.结果 随访239例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临床症状、肿瘤切除范围、是否侵犯大血管、WHO组织学分类和Masaoka分期对胸腺瘤患者预后有显著性影响.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切除范围(HR=3.25,95%CI:1.747~2.322,P<0.000 4)、是否侵犯大血管(HR=5.28,95%CI:2.368~10.681,P<0.000 1)、WHO分型(HR=1.836,95%CI:1.253~3.192,P<0.005 6)和Masaoka分期(HR=3.129,95%CI:1.964~5.83,P<0.001 2)是影响胸腺瘤患者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对胸腺瘤预后无影响.结论 WHO组织分型、Masaoka分期、肿瘤切除范围和是否侵犯大血管是影响胸腺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ROC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分析SCC—Ag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40例正常体检者和100例I—II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中SCC—Ag水平,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早期食管癌患者SCC—Ag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SCC—Ag截断值为≥1.39ng/ml,此截断值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4.0%,诊断符合率为92.6%;曲线下面积为:0.973,P=0.000,95%CI:0.952-0.994,SCC-Ag曲线下面积AUC(areundercurve)为0.748,P=0.000,95%CI:0.636—0.860,为食管癌最佳临床诊断临界点。结论:SCC—Ag水平变化可作为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的各种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的72例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用TUNEL法检测其中的细胞调亡情况,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鳞癌38例,腺癌30例,同时检测11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肺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7.50%,bax的阳性表达率则为51.39%,两者与正常肺组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1);bcl-2在小细胞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4/4),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的33.82%(P<0.05);bcl-2在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0.00%,高于腺癌的13.33%(P<0.05);bax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47%,小于腺癌的73.33%(P<0.05).分析两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bcl-2/bax>1者在高分化癌中占50.00%,大于中、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的17.86%(P<0.05);在Ⅰ期肺癌中占39.13%,高于Ⅱ-Ⅲ期肺癌的15.56%(P<0.05);在生存时间大于3年的肺癌中占40.00%,高于生存时间小于3年的肺癌的13.90%(P<0.06).bcl-2/bax<1者在生存时间大于3年的肺癌中占20.00%,低于生存时间小于3年的肺癌的51.16%(P<0.05).肺癌组织的调亡指数(AI)为1.83±0.52,小于正常肺组织的14.33±5.62(P<0.05);在bcl-2/bax>1的肺癌中,AI值为1.27±0.49,小于bcl-2/bax<1者的3.32±1.01(P<0.05).结论:bcl-2和bax基因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