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2.
从1966年制成软性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后,它以独特的功能为广大医生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肿瘤胸外科,纤支镜检查几乎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诊断及治疗手段。本科自1982年12月至1991年11月施行纤支镜检查1200例,现就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种膜转运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乳腺耐药蛋白(BCRP)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86例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标本进行上述4种膜转运蛋白检测.结果:在肺癌组织中P-gp、MRP、LRP、BCRP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9%、73.3%、79.1%和39.5%,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无关(P>0.05);术后化疗效果不佳患者MRP、BCRP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后化疗效果佳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O.05);P-gp、LRP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耐药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P-gp、MRP、LRP、BCRP在未化疗过的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与肺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有关,联合检测P-gp、LRP有助于早期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组织(鳞癌组)和24名健康者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HPV l6/18 E6、E7基因的表达,并根据其判断HP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鳞癌组HPV感染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44.6% vs 12.5%,χ2=7.630,P=0.006;41.1% vs 4.2%,χ2=10.896,P<0.00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16/18感染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HPV16/18感染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阳性、p5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OS均小于HPV感染阴性、p53表达阴性者(21个月 vs 39个月,χ2=4.306,P=0.038;17个月 vs 41个月,χ2=5.868, P=0.015)。控制相关的潜在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显示HPV感染(HR=1.834,95%CI:1.010~3.330,P=0.046)和p53阳性表达(HR=2.189,95%CI:1.182~4.054, P=0.013)均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53阳性表达均较高,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对食管癌围手术期安全性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传统手术组(TT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予以胸腔镜手术。分析两组围手术期间一般情况、免疫功能变化及生存期。[结果]VATS组除手术时间外,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TT组(P<0.01);TT组CD4+、CD8+、CD4+/CD8+及NK细胞手术前后均有显著改变(P<0.01),VATS组仅CD4+显著降低(P<0.01)。VATS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46.63%及35.71%。TT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42.86%及29.63%。两组间术后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681)。[结论]VATS较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增加,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比较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其疗效及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1995年—2010年间收治的121例NSCLC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Ⅰ组)58例和对照组(Ⅱ组)63例。Ⅰ组确诊后先给予2个疗程的全身化疗,3周后手术治疗,化疗方案为GP或PP;Ⅱ组确诊后直接手术。结果:Ⅰ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术后心率失常发生率均高于Ⅱ组(P<0.05);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Ⅰ组CD4+、CD8+、CD16CD56细胞水平低于Ⅱ组(P<0.05),其余各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肿瘤标志物低于Ⅱ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肺癌手术的难度和术后风险,但能明显降低NSCLC患者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Ⅰ、Ⅱ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MEDLINE、Highwire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入选的研究进行文献评价,最后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从1997至2007年共有16个研究入选,试验组共2048例,对照组2 046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行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8(95%CI0.76~1.01),P值等于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期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病毒对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7793株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通过皮下接种NCI-H446细胞建立人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NDV组裸鼠瘤内注射新城疫病毒,阳性对照组注射顺铂(cisplatin,DDP),阴性对照组注射PBS.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和裸鼠体质量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6周后处死裸鼠剥取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细胞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DV注射对肿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达34.1%;NDV对荷瘤鼠无不良反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NDV治疗组肿瘤组织有许多散在分布的凋亡/坏死区域.NDV能明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量(P<0.01),对Bcl-2蛋白表达则无影响.结论:新城疫病毒7793株在体内能够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的各种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的72例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用TUNEL法检测其中的细胞调亡情况,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鳞癌38例,腺癌30例,同时检测11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肺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7.50%,bax的阳性表达率则为51.39%,两者与正常肺组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1);bcl-2在小细胞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4/4),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的33.82%(P<0.05);bcl-2在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0.00%,高于腺癌的13.33%(P<0.05);bax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47%,小于腺癌的73.33%(P<0.05).分析两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bcl-2/bax>1者在高分化癌中占50.00%,大于中、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的17.86%(P<0.05);在Ⅰ期肺癌中占39.13%,高于Ⅱ-Ⅲ期肺癌的15.56%(P<0.05);在生存时间大于3年的肺癌中占40.00%,高于生存时间小于3年的肺癌的13.90%(P<0.06).bcl-2/bax<1者在生存时间大于3年的肺癌中占20.00%,低于生存时间小于3年的肺癌的51.16%(P<0.05).肺癌组织的调亡指数(AI)为1.83±0.52,小于正常肺组织的14.33±5.62(P<0.05);在bcl-2/bax>1的肺癌中,AI值为1.27±0.49,小于bcl-2/bax<1者的3.32±1.01(P<0.05).结论bcl-2和bax基因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ER CC1、survivin、bax、VEGF 4个化疗相关基因联合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化疗疗效的预测特异度达96.5%.本文研究ERCC1、survivin、bax、VEGF基因在早期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联合检测对术后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TRIzol一步法提取87例早期NSCLC患者肺癌组织总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联合检测ERCC1、survivin、bax、VEGF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中的表达,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生存期将患者分成2组,存活3年或长于3年者为预后好组(n=41),存活短于3年者为预后差组(n=46).结果: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ERCC1、survivin、bax、VEGF表达均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且ERCC1、survivin、bax、VEGF的表达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ERCC1、survivin、bax、VEGF的表达量在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 CC1和survivin高表达、bax和VEGF低表达的NSCLC患者术后化疗效果差.结论:ERCC1、survivin、bax、VEGF是一组可以判断早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及指导早期NSCLC术后治疗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