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验证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②方法120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维脑路通对照组,纳络酮组又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③结果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u=2.163,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而小剂量纳络酮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u=0.726,P>0.05).48h内大剂量纳络酮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48h后治疗组(t=2.473,P<0.05).④结论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2.
徐庆余  潘光华  郑旭东  武卫  胡永启 《浙江医学》2011,33(6):819-821,824
目的 探讨在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早期,积极补充凝血底物在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60例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干预组在输注首剂红细胞或术前就给予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底物.常规治疗组依据传统观念用浓缩红细胞复苏或手术后才输注凝血底物.两组同样积极处理原发创伤,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控制出血,实施恰当的休克复苏,防治低体温和联合使用各种止血药物,并在ICU积极救治"致死性三联征".在术后1h和术后5d,再次检测凝血、纤溶等指标,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恢复及预后.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干预组凝血、纤溶指标及预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28d病死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所降低(40.6% vs 69.8%,P =0.046).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早期积极补充凝血底物有利于凝血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