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投入也在迅速增长,这在全世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的增加、健康意识的提高及高新技术的应用等都能导致医疗卫生投人上涨.在我国,医疗卫生投入中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医生和患者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度提供或过度索取医疗服务,从而造成医疗卫生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32.
目的:动态比较益气活血法、化痰通腑法、潜阳熄风法三种中医治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的疗效。探讨脑缺血急性期的证候属性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动态观察缺血2h再灌注24h、48h和72h,3种中医治法组方灌胃给药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脑缺血2h再灌注24h、48h、72h,模型组指标较假手术组均有显著病理性改变:(2)缺血2h再灌注24h,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增强SOD活性潜阳熄风组最优。(3)缺血2h再灌注48h,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降低脑匀浆NOS益气活血组最优。(4)缺血2h再灌注72h,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SOD/MDA和神经细胞凋亡的病理改变。组间比较,降低脑匀浆MDA化痰通腑组最优;降低脑匀浆NO含量和NOS活性,益气活血组最优。结论:潜阳熄风法,在缺血2h再灌注24h,提高SOD活性;益气活血法,在缺血2h再灌注48h及72h,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化痰通腑法,在缺血2h再灌注72h,清除过量MDA。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和TNF-α、c-My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分别再灌注1 d、3 d、7 d,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额顶叶皮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及TNF-α、c-Myc蛋白表达。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同侧额顶叶皮质梗死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变性、坏死,梗死灶周围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现时间相关性,变性、死亡以再灌注3 d最为显著,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以再灌注7 d最为显著且位于梗死周围区。再灌注后,TNF-α、c-Myc阳性细胞表达也显著增加,以再灌注3 d最为显著,且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量表达于神经元。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之间在损伤、抗损伤及修复中相互影响,而TNF-α、c-Myc蛋白表达的增加可能是联系不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调节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T)对Wilson病肾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雄性毒乳鼠(TX)随机分成模型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另12只作为正常组的野生小鼠共6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3.92、6.96、3.48 g·kg-1,青霉胺组0.1 g·kg-1,模型组及正常组使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E),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的小鼠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测定肾细胞内瘦素(leptin)、Janus激酶2(JAK2)及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leptin、瘦素受体(OB-R)、JAK2及STAT mRNA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小鼠BUN、CRE、PC-Ⅲ、C-Ⅳ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T高、中剂量组和青霉胺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GDFMT高剂量组显著减少(P<0.01)。肾组织病理形态结果表明,模型组肾纤维组织增生,用药干预后肾组织病理损害不同程度减轻,纤维化改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leptin、JAK2及STAT3蛋白肾纤维化高表达,GDFMT干预后,荧光强度降低,GDFMT高剂量组荧光强度最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leptin、OB-R、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GDFMT中、高剂量组及青霉胺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MCP-1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T中、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GDFMT可以减轻TX小鼠肾纤维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leptin及JAK/STAT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条件性恐惧对大鼠部分脑区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条件恐惧训练诱导大鼠焦虑反应模型,免疫组化ABC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区和杏仁核区c-fos免疫阳性物质数密度进行测定。结果c-fos免疫阳性物质数密度:中央杏仁核对照组为(0.13±0.13),实验组为(2.71±0.32)(P<0.01);基底外侧杏仁核对照组为(0.00±0.00),实验组为(1.68±0.25)(P<0.01);海马对照组为(4.13±0.67),实验组为(3.51±0.97)(P>0.05)。结论条件恐惧训练后大鼠中央杏仁核和基底外侧杏仁核c-fos表达显著增加,海马区c-fos表达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三种中药复方(益气活血汤、镇肝息风汤、星蒌承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探讨其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24、48和72h。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汤组、镇肝息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再灌注24h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CA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再灌注48h各治疗组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ICAM-1仅星蒌承气汤组显著降低;再灌注72h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组间比较24h镇肝息风汤组优于其他组,48h星蒌承气汤组优于其他组,48h益气活血汤组优于其他组。结论上述三种中药复方可以通过降低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对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和TNF -α、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模型鼠,再线栓大脑中动脉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小时分别再灌注1天,3天,7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和脑络欣通组。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额顶叶皮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TNF-α、c-Myc蛋白表达。结果: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同侧额顶叶皮质梗死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变性、死亡,梗死灶周围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TNF-α、c-Myc蛋白表达阳性细胞(positive cells)和平均吸光度(A value)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络欣通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能使TNF-α、c-Myc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益气组、活血组部分时段表达降低,脑络欣通组降低明显,与益气组、活血组比较部分有显著差异。结论:脑络欣通及其拆方可通过抑制TNF-α、c-Myc蛋白的表达来调节不同细胞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之间在损伤、抗损伤及修复中的相互作用,减轻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脑络欣通及其拆方抗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线栓法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和脑络欣通组,予相应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GFAP、bFGF和GDNF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GFAP、bFGF和GDNF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在脑缺血再灌注48h和72h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在脑缺血再灌注24h,部分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间在脑缺血再灌注48h或72h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络欣通可通过抑制GFAP的表达,促进bFGF和GDNF蛋白的表达,调节不同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善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治法代表中药复方脑络欣通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益气活血、益气、活血3种治法及其代表方药在缺血2h后,分别再灌注1、3、7d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巢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巢蛋白表达增加,但仅在缺血再灌注7d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法组表达明显增加,在缺血再灌注7d时与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脑络欣通(益气活血法)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干预后,可使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加,脑络欣通在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7d)表达的效应上要优于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  相似文献   
40.
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详察中风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临床常采用清热通腑、平肝潜阳、解毒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治法,虽取得了一些疗效,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深入开展中风病因病机研究,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提高中风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气血与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实践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认为“气虚血瘀”是中风病主要病机特点,并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