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医学院校题库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社会中,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医学院校的考试题库成为医学院校考试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途径。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考分离和对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很多院校都着手建立适应自己教学需要的题库系统  相似文献   
32.
应用体表定位红外辐射测量技术,在临床上测试了脑梗塞、脑血栓和脑出血等脑血管症(12例)及关节炎等多例病人的体表对应位置的红外辐射温度。结果显示,研制的体表红外辐射测量定位仪可以用于简易可靠的热诊断,来发现和预示多种类型病变的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33.
本文用自来水和蒸馏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的几种物理辐射源对样品进行处理,用奥氏特瓦尔德粘度计测量其粘度的改变.结果发现有的样品经照射后粘度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生物材料中不同含水量对微波的吸收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微波分光仪测量不同含水量的生物材料对微波的透射、反射与折射情况并与微波防护布料相比较。结果:生物组织材料含水量对微波的吸收呈正相关,而且还会对材料附近的微波场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结论:小物组织材料的含水最是影响生物体内SAR大小的重要因索,必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5.
新型微波热效应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时测量微波场强分布,一种基于测量微波热效应的测量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将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放入封装适量特殊液体作为吸收介质的玻璃管内做成特殊的液套式测温计作为复合传感器,并由仪器用放大器和数字显示电路等组成电路。该装置使用方便,可安全、可靠、实时地获取微波场分布的信息,可用于直接测量可插入的各类介质的比吸收率和探测微波装置的泄漏场强  相似文献   
36.
翟建才 《医学教育》1995,(2):29-31,16
生物物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历史及现状的诸多因素的牵制,医学生物物理学无论在教育还是在应用方面还尚未能很好地占据地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7.
梅林  王云贵  黄建军  翟建才 《重庆医学》2012,41(23):2450-2451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专业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多种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医学生要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在随后临床教学的见习和实习中更有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临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对基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能量在薄层材料界面分配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与辐射照射方向之间的依赖性。为深入研究微波生物效应的屏蔽及防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对经过精心筛选的多种微波屏蔽薄层材料(加金属网结构的纤维编织材料、化学处理的微波防护布料、纳米碳涂膜金属板和动物体表组织材料等)在特定频段(9.3GHz)的微波辐射场中,利用微波分光计测定一定入射方向的波束经界面作用后的强度和方向特征表现作了系统研究。结果未形成导电网的金属网结构编织材料并不具备明显的微波屏蔽功能;而化学处理的微波防护布料是强反射型屏蔽材料类;纳米碳涂膜金属板是透射窗型微波隐形材料;而动物体表组织材料等则为复合型的微波反射一吸收材料。此外,生物组织薄层材料在微波辐射场中的界面作用,会随着微波热效应的作用所造成的含水量的改变,呈现规律性的影响。结论尽管微波对于不同类型的薄层材料,总体上是符合波在界面的反射定律的,但是,却在界面附近的反射场区有着丰富的细节变化,结果可能对不同材料界面与定向微波辐射之间的屏蔽防护作用具有特征性的分类功能。由于动物表皮组织对较小入射角的电磁波辐射的吸收较强,因此在考虑微波的防护时,更应该重视这部分辐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