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儿童咳嗽病因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儿科临床实践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中国中心联合发起,共同制订“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指南制订委员会将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团队,采用GRADE方法,制订基于循证证据的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计划书主要报告制订该指南的意义、目的、指南制订委员会成员、临床问题收集与优选、证据获取、评价和综合以及推荐意见的产生等。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情况,为推动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与落地提供建议。  方法  针对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报告情况,以及指南多期刊、多版本、多语种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2019年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解读类文献的发表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指南的传播与实施现状。  结果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共226篇,仅5.8%(13/226)报告了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共报告了12种传播与实施策略,其中通过学术会议及多媒体平台促进指南传播与实施被报告的次数最多,在8篇指南中均进行了报告。在传播与实施策略的应用方面,12.4%(28/226)的指南在多本期刊上公开发表,9.3%(21/226)的指南发表了不同版本,8.4%(19/226)的指南分别以中、英文语种进行发表。对2019年中国指南的解读类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48篇文献,分别对30篇(13.3%,30/226)指南进行了解读。指南与解读类文献发表的中位时间间隔为5.5个月。  结论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中传播与实施的报告率及相关策略的应用率均较低,建议指南制订者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应制订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传播与实施策略,并在撰写时遵循相应的报告规范。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的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B16黑色素瘤(B16-Luc)细胞,MTT比色法和Annexin V/PI双标记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BALB/c小鼠腋下接种B16-Luc细胞制备荧光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腹腔注射4和8 mg/kg As2O3治疗25天,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制片,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和新生微血管形成。结果:1.0~32.0μmol/L As2O3体外显著抑制B16-Luc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显示As2O3在体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B16-Luc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肿瘤组织中新生微小血管显著减少,肿瘤组织中心呈明显坏死改变。结论:As2O3体外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主要通过降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促使肿瘤坏死而发挥抗恶性黑色素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调查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共识解读类文献报告质量现状。  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3个中文数据库,对国内临床实践指南/共识解读类文献报告质量进行分析,从文献标题、摘要、背景、指南制订方法、指南推荐意见、优势与局限性、对当地指南制订与临床研究的意义、传播与实施8个方面分析解读类文献报告内容,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3月28日。  结果  共纳入临床实践指南/共识解读类文献1593篇,其中6篇(0.4%)文献报告了指南制订专家或循证医学方法学家参与解读,17篇(1.1%)报告了解读者的方法学背景,6篇(0.4%)联系了原指南/共识制订者辅助解读,13篇(0.8%)报告了原指南/共识的使用环境,在制订小组的组建(65篇,4.1%)、临床问题的确定(20篇,1.3%)、收集证据的方法(72篇,4.5%)、推荐意见达成共识的方法(53篇,3.3%)、资金资助来源(30篇,1.9%)、利益冲突(3篇,0.2%)等方面报告较少;在解读类文献研究意义方面,106篇(6.7%)报告了对未来研究的启示,296篇(16.9%)报告了对我国临床实践的意义。  结论  目前我国临床实践指南/共识解读类文献数量较多,但整体报告质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关键信息解读不全面、缺少方法学家的参与、对利益冲突的关注度不高等;建议未来研究者开发指南/共识解读类文献报告规范,提高其报告质量,促进指南/共识的传播与实施。  相似文献   
25.
快速建议指南是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短时间内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制订的指南。其主要特点是能在保证指南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指南制订周期,因此常用于指导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紧急情况。本文将介绍快速建议指南的定义、特点、现状、适用情况、制订流程和优势与局限性,以期为相关指南制订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快速建议指南更好地在我国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以了解我国指南的质量现状,为未来指南制订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方法 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分别评价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计算AGREEⅡ和RIGHT各领域及总体平均得分或平均报告率,以60%作为合格阈值.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指南2...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中国改编指南的制订现状及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我国改编指南的制订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纳入2015—2023年由中国研究者或机构牵头制订的改编指南,提取改编指南的基本信息,采用AGREEⅡ和RIGHT-Ad@pt工具评价改编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结果 共纳入14部改编指南,主要集中于护理领域(42.9%,6/14),最常采用的改编方法是ADAPTE方法(71.4%,10/14),参照的原指南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和国际组织。AGREEⅡ工具的评估结果显示,改编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平均得分为36.6%,表达明晰性和制订严谨性领域得分相对较高(44.4%和54.9%),应用性领域得分最低(15.3%);RIGHT-Ad@pt工具的评估结果显示,改编指南的报告质量相对较好,报告率最高为91.2%,最低为35.3%,其中7部报告率均高于70%。结论 中国改编指南仍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且主要集中于护理领域,最常采用的改编方法是ADAPTE方法;改编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应针对改...  相似文献   
28.
临床实践指南可以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指南在传播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障碍因素,导致其对临床实践的规范性及患者结局的有效性并未完全体现。主要障碍在于非结构化的文本指南不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和使用,阻碍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决策树模型,阐述将文本化的指南转化为结构化决策树的方法,提出基于临床实践指南设计决策树的优点、难点及解决策略,为推动文本化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评价和分析康复临床实践指南专家组的构成和利益冲突管理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同时补充检索医脉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苏格兰校际指南协作网(SIGN)、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交叉核对,提取纳入指南的基本信息,包括指南题目、指南制订机构、指南发表期刊,以及专家组、专家组组数、专家组成员具体分工、学科专业、所属机构极其地理位置的报告情况以及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利益冲突的类型,是否接受资助、资助的来源等信息,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4篇指南,其中国内17篇,国外67篇。52篇(61.9%)报告专门的指南制订专家组;22篇(26.2%)报告具体的专家组组数;21篇(25.0%)报告专家组成员具体分工;74篇(88.1%)报告专家组成员具体姓名;47篇(56.0%)报告专家组成员的学科及专业;70篇(83.3%)报告专家组成员机构及其位置。14篇(16.7%)提及利益冲突的管理;25篇(29.8%)报告是否存在利益冲突。16篇(19.0%)报告制订的集体或者专家组成员受到外界的资金资助,但仅有5篇声明所受资助与指南制订无利益冲突。其中,国外指南专家组信息报告率明显高于国内(χ2 = 9.542, P < 0.01);国外指南专家组成员的姓名报告和具体分工报告率均高于国内( χ2 > 4.155, P < 0.05);国外指南利益冲突的管理报告率高于国内( χ2 = 4.263, P <0.05);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是否受到资助和所受资助类型这三方面,国内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国内外康复指南对专家组的制订与分工、利益冲突的声明与管理的报告程度均有待提高。建议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者应当根据指南制订手册,重视专家组的建立和分组分工,加强对利益冲突内容的管理与报告,加强指南制订过程和报告形式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使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评价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发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报告质量,为中国学者报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收集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大陆临床实践指南,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用Office Excel 201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共纳入指南79篇。领域1(基本信息)的报告率最高(52.7%),领域5(评审和质量保证)和领域7(其他方面)的报告率最低(6.3%)。79篇指南均报告了条目1a(能否通过题目判断为指南),均未报告条目9a-1(如何遴选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贡献者)、条目11b-1(已发表系统评价的检索与评价)、条目11b-2(是否对系统评价进行更新)、条目14a(是否考虑目标人群的价值观和偏好)、条目17(是否经过质量控制程序)和条目18b(推荐意见的传播和实施)。结论: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指南总体报告质量不佳,建议在以后指南制订过程中参考RIGHT规范对指南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