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均表明:参参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四氟化碳和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小鼠肝MDA的生成,并能提高小鼠血GSH-Px活力。灌胃12天后,可使正常小鼠血中MDA含量明显下降.血GSH-Px活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2.
用四氯化碳(CCl4)和扑热息痛(AAP)造成的小鼠肝损伤模型,观察凤翔乙肝康胶囊对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能对抗CCl4和AAP所致肝脏丙二醛(MDA)的升高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耗竭。凤翔乙肝康0.45g/kg还能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ALT)的活力(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凤翔乙肝康0.45、0.9和1.8g/kg均能明显减轻CCl4所致肝脂肪变性(P<0.05)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Glu)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1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加入Glu模拟兴奋性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上清中LDH含量,细胞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结果:皮层细胞经Glu损伤后,上清LDH含量、细胞中MDA含量显著增加,SOD和GSH-Px活力明显下降,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均可改善上述情况.结论: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可保护由Glu引起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其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44.
沙棘籽油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旨在探讨沙棘籽油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 (MCA)阻断术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 ,观察药物对脑梗死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障碍的影响。结果 :沙棘籽油大剂量 (0 .7g·kg-1)和小剂量 (0.35g·kg-1)均能明显改善MCA阻断大鼠的行为障碍 ,并能减少脑梗死范围。结论 :沙棘籽油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注射NaNO2 造成小鼠急性化学性缺氧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用ATPase、L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a K ATPase、Ca2 ATPase和乳酸 (LD)含量 ,比较两药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 :两药均可延长化学性缺氧小鼠存活时间 ,增强Na K ATPase。Ca2 ATPase活力 ,降低LD含量 ,其中大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较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更能增强Na K ATPase活力 ,而小剂量的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增强Ca2 ATPase活力上较小剂量的丹参注射液作用更强 ;在降低缺氧小鼠脑组织LD含量方面 ,两药作用基本相似。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对缺氧小鼠的能量代谢均有改善作用。两药均可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 ,降低脑组织LD含量 ,提高ATPase活力 ,但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提高ATP酶活力方面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嘛呢骨痹液对大鼠创伤性骨痹的治疗作用.方法:手术制作大鼠创伤性骨痹模型,观察药物对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大剂量组大鼠软骨细胞明显增生,体积大,胞浆丰富,潮线消失,骨小梁明显增宽.结论:嘛呢骨痹液对大鼠创伤性骨痹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复方沙棘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DA、血小板数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塞模型 ,TBA比色法测定术后 72h大鼠脑组织MDA的含量、血小板数和凝血时间。结果 :复方沙棘能明显降低脑梗塞大鼠脑组织MDA含量 ,但对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目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沙棘对大鼠缺血性脑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它是通过降低MDA含量 ,抑制脂质过氧化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0.
<正> 3,6—二[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环甲酸盐[3,6—di—(dimethylamino)—dibenzopyriodonium formate,简称IHC—64]经药理实验和临床初步观察表明其有降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文献报道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和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断药等)对血脂和血脂蛋白可产生不利影响.IHC—64作为新型降压药,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对脂代谢究竟有何影响值得探讨。为此我们以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IHC—64对大鼠血脂和脂蛋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给药7 d和14 d后对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