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的纯化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的纯化效果。方法:以表儿茶素和金E的含量、浸膏率为指标,结合HPLC指纹图谱,选择最佳型号大孔树脂。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表儿茶素洗脱率为89.78%,对金E洗脱率为93.04%。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比较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用于金荞麦有效成分的纯化。结论:采用AB-8型大孔树脂纯化金荞麦中有效成分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稳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蟾酥中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和蟾毒灵三种成分单体及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单体不同浓度和时间点,三种成分两两配伍以及三种成分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蟾毒灵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作用最弱;脂蟾毒配基不能增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的作用,且有抑制作用的趋势;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区别。结论:欲发挥三种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应该单独使用,或者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43.
林桂涛  刘新  盛华刚 《中成药》2005,27(10):1237-1239
乙肝解毒胶囊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收载的品种.处方由黄柏、拳参、黄芩、大黄、胡黄连、土茯苓、黑矾、绵马贯众组成.因本处方中含有黄柏、黄芩、大黄、黑矾、成分之间发生反应形成难溶性的产物,使其质量控制较困难,因此原质量标准仅对土茯苓进行了显微鉴别.为了较好的控制其质量,并为其他含有黄柏、黄芩、大黄处方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对乙肝解毒胶囊进行了鉴别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结合中药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实际,对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为中药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中药学专业专升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对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进行综述,影响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局部血液供应、神经损伤、医源性因素、感染、应力与微动等,根据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案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金蓝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金蓝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绞股蓝皂苷、原花色素缩合单宁混合物(金E)、异秦皮啶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金荞麦粉碎成粗粉,与其他药材混合,加入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确定的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HPLC法对芥子碱硫氰酸盐质量浓度 进行分析,计算其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分别研究药物质量浓度和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芥子碱硫氰酸盐吸收的影响。结果 芥子碱硫氰酸盐在大鼠小肠的吸收 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随浓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且芥子碱硫氰酸盐的表观吸收速率小于1.8×10-4 cm·min-1,P-gp抑制剂对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吸收具有 显著影响(P< 0.01)。结论 芥子碱硫氰酸盐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或易化扩散,且其在小肠中的吸收较差,芥子碱硫氰酸盐为P-gp底物。  相似文献   
48.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与乙醇沉淀法对二冬汤精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壳聚糖絮凝沉降法与乙醇沉淀法对二冬汤提取液的精制效果.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药液浓缩程度、pH值、壳聚糖用量、絮凝沉降时保温的温度对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精制二冬汤煎煮液的影响,并与乙醇沉淀法进行比较.结果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和乙醇沉淀法可以明显降低二冬汤煎煮液的浸膏率,但除壳聚糖澄清剂对总多糖的影响较小之外,二者均造成了二冬汤中活性成分的较大损失.结论 应该慎重对待壳聚糖絮凝沉降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仙鹤草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多酚和总黄酮比吸附量和解吸附率为指标,动态吸附法考察4种树脂的吸附效果,并系统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仙鹤草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XDA-5型大孔树脂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合于仙鹤草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结论: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仙鹤草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筛选壳聚糖对解酒保肝口服液剂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以总皂苷含量、总多糖含量、浸膏率和口服液剂放置30天后的澄明度为指标,运用正交实验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药液浓度为0.9g/mL,壳聚糖加入量为每毫升药液加入1毫克壳聚糖,体系PH为3。结论:壳聚糖对解酒保肝复方水提液具有较好的纯化作用,且能较好的保留复方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