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小肠组织TLR4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假手术(S)组、小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肠I/R)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检测各组小肠组织TLR4mRNA的表达,门静脉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LR4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肠I/R组TLR4mRNA表达上调,于I/R12 h最强,阳性细胞主要是小肠黏膜细胞;(2)I/R组门静脉血清中IL-6及TNF-α浓度与N组相比各时点均明显增高(P<0.01);在I/R24 h后达到峰值,与S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01);(3) 肠I/R组门静脉IL-6及TNF-α浓度的增高与小肠TLR4mRNA表达的上调呈正相关(r=0.752,r=0.812;均P<0.01);(4)免疫组化法显示小肠黏膜细胞表面TLR4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大鼠小肠I/R损伤后,小肠组织TLR4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也可能是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始动环节。  相似文献   
5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动力髋(髁)螺钉被认为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1].传统的加压滑动鹅头钉同定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使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大转子外侧小切口、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6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逆转子间骨折5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医院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诸如卫生经济责任制、卫生技术经济责任制、经济承包责任制等等不一而足。前段时间里,因改革心切,一股风地搞逐级承包,曾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同志因此提出,在责任制问题上  相似文献   
54.
钻孔通髓植骨术治疗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6年5月~2002年8月我科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侧脑室肿瘤14例.根据肿瘤生长部位,选择靠近瘤体的手术入路,保护神经组织和脑室深静脉系统,分块切除肿瘤. 结果 13例(92.9%)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7.1%).术后并发症11例:颅内感染3例,偏瘫2例,脑积水1例,额叶精神症状3例,脑室内血肿1例,命名性失语1例;除1例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余10例恢复良好.随访9例,时间8~60个月,平均29个月,2例星形细胞瘤复发. 结论显微手术照明良好,创伤小,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赛瘘(CCF)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9例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7例治愈出院,术后1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1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均及时发现得以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应重视术后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7.
智能化X射线照片综合模糊评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X射线照片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并利用微机实现了X线照片质量的综合、客观、自动评判。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性,39岁.反复发作性头痛、血压高9年.双侧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MRI示右大腿上部股直肌、缝匠肌深面肌间隙内富血供占位,大小4.6cm×3 cm×1.6 cm."99 mTC-奥曲肽"显像示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血肾上腺素略高.临床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术中见肿瘤上下端有血管供血,肿瘤界清,呈灰黄、质实.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通过对大鼠小肠移植FK506预处理模型研究,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根据病理表现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机理,试图为预防小肠移植急性排斥损伤提出新思路。方法 雄性健康F344大鼠5对及Lewis大鼠10对,6~8周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F344 5只、Lewis 5只)、对照2组(Lewis大鼠5对)和实验组(F344 5只、Lewis 5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受体腹主动脉端侧、供体门静脉-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法,供体肠管近端旷置远端回肠-回肠端侧吻合的异体全段性小肠移植术式。实验组:FK506按2 mg/Kg的剂量实验前3日每日肌肉注射,手术当日及术后7 d,按0.3 mg·kg-1·d-1肌肉注射。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或濒死大鼠,取供体肠管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右心室穿刺取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6、TGF-β、IFN-γ的含量。结果 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移植肠管的黏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对照1组小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最明显,实验组病理学改变相对较轻,对照2组大鼠小肠黏膜改变最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巨噬细胞浸润以对照1组最明显,其次为实验组,对照2组浸润最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静脉血血清中的IL-6、IL-17、IL-23、TGF-β平均浓度大体趋势相同,各种细胞因子以对照1组最高,实验组次之,对照2组最低。结论 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中,FK506预处理能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的黏膜损伤,有利于移植受体的存活。其机理与减少移植肠管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关。对照1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液中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均值都高于对照2组,提示Th17相关因子参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阻断Th17相关因子产生可能会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损伤。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自拟润肺汤联合西医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自制润肺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胸部病灶影像学的变化、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胸部病灶影像学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D3+、CD4+、CD4+/CD8+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润肺汤联合西医治疗耐药肺结核,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