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研究《伤寒论》第28条所述病证的病因、病机与证候,推演张仲景诊疗过程,探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组方机理。[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伤寒条文及后世注家注释,结合临床湿病致病过程和治疗原则及相关药物的药性与功效分析仲景《伤寒论》第28条处方立意。[结果] 《伤寒论》第28条所述病证的病因病机为素有内湿,感受外湿伤及太阳;后因汗法不当及误用下法使内外之湿相合,湿阻于中,壅遏阳气。治疗上则按照“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理而选方及加减用药。[结论]《伤寒论》第28条所述病证是对太阳中湿证误诊所致的变证,而非太阳中风证变证或太阳病类似证。  相似文献   
5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推行的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制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我校从政策、制度、经费、师资和质量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质量保证体系,为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3.
冯诗瑶  王新  王诗源 《新中医》2019,51(8):64-67
简版:[摘要]对心悸的小建中汤证与炙甘草汤证的脉症及用药进行分析,认为二种证型均有阴血不足之病机,其中小建中汤证为阴血不足兼阳气相对偏亢,炙甘草汤证则为阴血不足、阴病及阳而阳气亦见亏虚;小建中汤证之心悸失治日久,阴血匮乏,阴虚则阳无以化,则转化为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证之心悸,此两种心悸证型在症状、病机上存在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54.
中药复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主要包括单独中药复方内服,或配合中药复方外治(外敷、熏洗及灌肠等),或配合针刺(外敷、熏洗、封包治疗等),或联合西药应用等,中药复方在AGA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西药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对于AGA的病因病机认识,以湿热蕴结为主,其他有浊毒内蕴、风湿郁热、毒热内盛、风寒湿阻、风湿郁热、痰瘀阻络和湿瘀内阻等,其中以四妙散、当归拈痛汤、萆薢渗湿汤、宣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白虎加桂枝汤、三仁汤和五味消毒饮8个方子最为常用或在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复方使用频率较高。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对过敏性皮肤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被动致敏大鼠模型3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7只、醋酸泼尼松组7只、玉屏风散低剂量组7只、玉屏风散高剂量组7只,另有3只作为血清来源,分别灌服生理盐水(10 m L·kg~(~(-1)))、醋酸泼尼松片水溶液(2.5 mg·kg~(~(-1)))及玉屏风颗粒水溶液(低剂量组1.35g·kg~(~(-1))、高剂量组4.05 g·kg~(~(-1)))。3 d后,采用抗原攻击并鼠尾静脉注入伊文思蓝,测定体表渗出的蓝斑直径,并测定脾脏指数。结果:连续灌胃给药3 d后,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散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被动皮肤过敏大鼠背部的蓝斑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低剂量组1∶5稀释抑制率为11.87%,高剂量组1∶5稀释抑制率为13.76%,两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10稀释的血清处皮斑直径均有缩小作用,低剂量组为9.80%,高剂量组为1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为55.72±14.00,醋酸泼尼松组为37.44±9.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散高剂量组脾脏指数为44.04±11.04,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并且没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机是脾肾亏虚、痰浊湿热、瘀阻血脉,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肾虚、肝肾不足;标实为湿浊、湿热、瘀血阻滞、痰瘀互结、浊毒内生。治疗当清泄湿浊瘀热,兼顾补益脾肾,自拟内清、外清、清补之清热化浊降酸方,并论述了该方的组方意义及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清热化浊降酸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予相同饮食指导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片,治疗组给予别嘌醇片和清热化浊降酸方,2个月为1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降尿酸药物。检测用药前后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随访3年,统计痛风发生率,以此评定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药物能够降低血尿酸,碱化尿液,改善肾脏微循环,提高肾小球滤过功能。还可以改善血脂代谢,并由此改善肾内微循环,提高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尿蛋白和延缓高尿酸血症肾功能减退进程,且治疗组3年内痛风发生率低,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化浊降酸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8.
1 病历摘要患儿男 ,9岁。 1999年 8月 8日入院。主诉 :四肢紫点状皮疹并关节疼痛、水肿 2 0日。现病史 :患儿体质虚弱 ,常感冒咽痛 ,1个月前感冒、发热、咽痛 ,经村卫生室给予口服“感冒冲剂“及”氨苄西林”之类药物治疗 ,症状好转。 2 0日前突然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紫点状皮疹  相似文献   
59.
60.
1病厉摘要 女,26岁,孕。产,流。。因停经59d,下腹痛9h,于2009—08—10入院。患者4a前药物流产1次,2a前顺产一男婴,行宫内节育器避孕1a,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06—11。停经32d,有少量阴道流血3d,自认为月经,伴轻微腹痛。后无明显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