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2005年,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史提分·席那翠在美国学院介绍了他的“代谢心脏病学”概念。在文章中他称辅酶Q10为奇妙的营养品,尤其对女性来说,更是这样。辅酶Q10能使心脏这台泵,工作得更加有力。他还指出,低水平的辅酶Q10.将直接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席那翠博士批评了过分强调胆固醇作为心脏病独立危险因子,以及有基于此过度处方他汀药物的现实。  相似文献   
42.
类风关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类风关颗粒剂中草果、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变化试验,以草果、防风挥发油出油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挥发油的利用率为指标优选β-CD包合工艺.结果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草果、防风不用提前浸泡,以饮片投料,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6 h;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用15倍量85%乙醇溶解,与β-CD的投料比为1:8,在25℃下,超声包结3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草果、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  相似文献   
43.
大蒜油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L.的地下鳞茎外皮干燥后经水蒸气蒸馏提取而得到的挥发油。大蒜油具有抗菌、调血脂、降血糖、降压利尿、抗血小板凝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性、保肝、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能[1,2],特别是对心血管、肿瘤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使其在新药开发、保健品生产上存在着很大潜力。我国每年约有20t大蒜油出口,也给大蒜油的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大蒜油生产质量标准,仅依据挥发油的物理常数,使生产和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本实验选择大蒜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二烯丙基三硫和二烯丙基二硫…  相似文献   
44.
不同产地大蒜中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了不同产地大蒜中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7%甲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二烯丙基二硫在0.368~7.36μg(r=0.9999)范围内、二烯丙基三硫在0.2288~4.576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3%(RSD=0.93%)和97.57%(RSD=1.36%)。结论不同产地大蒜中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含量差别较大,应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5.
秦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丽梅  王瑞海  陈琳  吴萍  王丽 《中草药》2003,34(10):889-890
在前报[1] 中 ,作者从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分离到 2个化合物 ,秦皮乙素 ( )和秦皮素 ( ) ,现又从该树皮中分到 3个化合物 ,6,7-二甲氧基 - 8-羟基香豆素( ) ,秦皮苷 ( )和秦皮甲素 ( )。化合物 为首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0 0年版 )收载的 4种秦皮中分得 ,并首次对化合物 的 13 C- 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化合物 为首次从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分得 ,并首次对 的13 C- 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1 仪器与材料熔点用 XT4A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 (温度计未校正 ) ,核磁共振谱用 Varian INOVA- 60 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 ,TMS为内标 …  相似文献   
46.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1100液相色谱仪(美国);阿贝折射仪:2W(上海光学仪器厂);圆盘旋光仪:WXG-4(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精密天平DT-100(北京光学仪器厂);挥发油提取器(药典标准)。1·1·2试剂与样品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薄层色谱硅胶G板(烟台化学工业研究所)。对照品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自制,纯度均在98%以上。蒜氨酸对照品为Fluka公司提供,纯度≥90%(HPLC)。大蒜分别购自山东金乡、山东苍山、陕西西安、北京顺义、江苏…  相似文献   
47.
足部皮肤撕脱缺损及小腿远1/3段皮肤缺损(骨钢板外露)在临床外伤及小腿骨折术后较常见,且该种病例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传统交腿皮瓣常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术后护理不便,皮瓣大小及位置均受到一定限制,带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成活率相对较低,且往往找不到受区血管吻合。我院采用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足、小腿皮肤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医源性胆管损伤多见于胆道手术,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我院1995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20例,本文就其原因和防治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筛选二类中兽药畜禽抗应激颗粒中广藿香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广藿香挥发油包合前溶解的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进行考察。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挥发油包合过程中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广藿香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用95%乙醇按1:20(mL/mL)的比例溶解,油:β-环糊精(D—CD)为1:8,β-CD配成10%的浓度,在40℃超声池中,超声包结2.0h。结论该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0.
秦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秦皮药材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秦皮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Agilent Extend C18柱(4.6 mm×250 mm,5 μm ),甲醇-0.4% 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60 min,340 nm;60~74 min,254 nm;74~75 min,340 nm,柱温40 ℃,流速1.5 mL·min-1。4个品种药材各测定10批,分别建立指纹图谱。结果:指纹图谱研究的各项参数均符合有关规定, 苦枥白蜡树10批药材有15个共有峰,尖叶白蜡树10批药材有11个共有峰,白蜡树10批药材有11个共有峰,宿柱白蜡树10批药材有19个共有峰,秦皮药材40批药材有5个共有峰,与对照图谱相比较,每个品种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6以上。40批秦皮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0,40批药材中检测出4个有效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苷,秦皮素)及1个未知成分。结论:建立了苦枥白蜡树树皮,白蜡树树皮,尖叶白蜡树树皮,宿柱白蜡树树皮指纹图谱及秦皮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