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脑膜瘤WHO最新病理分型的MRI影像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脑膜瘤病理分型MRI成像的特点,探寻MRI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MRI检查手术病理结果为脑膜瘤的12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测量、评分、统计,与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WHOⅠ、WHOⅡ、WHOⅢ型之间的MRI特征差异,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特点。结果:WHOⅠ型T1WI信号常稍低于或等于灰质;T2WI信号常等于或稍高于灰质。WHOⅡ型和WHOⅢ型的T1WI、T2WI信号一般等于灰质。WHOⅠ、WHOⅡ、WHOⅢ三型在强化程度、均匀度、血管流空、分叶、脑膜尾征、最大径、水肿范围及ADC值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WHO分级越高,肿瘤越大,分叶和血管流空越多见,水肿范围越大,ADC值越低,强化越不均匀。部分病理亚型的脑膜瘤MRI特征鲜明。结论:MRI对脑膜瘤术前病理WHO分级、病理亚型初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例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MRI表现为皮下脂肪内规则或不规则肿块,大部分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当,T2WI呈较均匀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CT表现稍低密度,较肌肉密度稍低,界限相对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结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28排双源CT低千伏管电压辐射剂量快速闪光Flash扫描模式结合低剂量造影剂在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CTPA检查的7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按扫描方式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造影剂碘帕醇以370 mgI·mL~(-1)的浓度使用。双低组扫描管电压为100 kV,造影剂用量为35 mL,常规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造影剂用量为60 mL。比较两组扫描图像的肺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CT容积计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双低组上腔静脉及肺静脉CT值〔(98.81±10.44)Hu; 108.08±5.01)Hu〕均低于常规组〔(166.47±18.24)Hu;(144.89±14.16)Hu〕,但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及右肺动脉干CT值〔(372.22±14.09)Hu;(359.22±12.67)Hu);(364.58±12.51)Hu〕则高于常规组〔(364.72±13.12)Hu;(352.67±10.67)Hu;(358.58±10.48)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SNR、CNR、CTDIvol、DLP及ED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双源CT快速闪光Flash扫描模式行CTPA检查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同时,它可以显著减低受试者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的量。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对其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意义。 方法:选取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测量患者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对患者的神经缺损、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各个部位的 FA 值均高于康复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的 FM 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对评估其康复训练效果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女,58岁。住院号3073。因上腹部疼痛伴胸、腹部、下肢感觉减退,走路不稳半个月,于1979年4月28日入院。查体:体温39℃,呼吸18次/分,脉率84次/分,Bp13.3/9.31Kpa(100/70mm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无脱水征,浅淋巴结未肿大。五官端正,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软,无腹水征,肝脾未触及。未引出病理反射,胸部乳头以下皮肤浅感觉减退,痛觉存在,肌力及肌张力正常。闭眼站立时身体摇晃(Rom-berg氏征阳性)。眼底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区别.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4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MRI)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患者采用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时病灶检出数、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阳性率、检查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