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王振国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1):815-815
【病例】 男 ,6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 2年 ,加重 2天入院。无高血压病史。查体 :血压 12 6/70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76/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V1-3 T波轻度倒置 ,心肌酶正常。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 ,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UPLMT)定义为自身右向左的良好侧支循环或既往史中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药物治疗预后差,CABG能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存率而一直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是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的最佳方法[1]。随着定向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日益发展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使UPLMT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近期预后有所改善,近、远期疗效明显改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26.
随着医用器械的不断更新,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选择一条静脉通路尤为重要,这样不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扩大了留置针应用范围[1].现将其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其机制是由于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降解受阻,使乙醛蓄积在体内产生的中毒现象。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  相似文献   
28.
小针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141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后,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科门诊自1993年3月~1998年5月,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141例,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黑骨头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黑骨头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黑骨头的镇痛作用.结果:黑骨头可有效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和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率(P<0.05);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黑骨头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0.
膀胱与胞是两个紧密相连但功能不同的器官,膀胱贮藏津液,胞储存尿液;膀胱无上口,水液是循下焦渗入膀胱的;胞就是现代解剖学的膀胱,中医膀胱指的是覆盖于膀胱上的腹膜。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位于现代解剖学膀胱(中医谓之胞)之外且与之紧密相连的中医学的膀胱,古人是如何将其确立为腑的,且言之凿凿地认为“胞居膀胱之中”;也才能解释为何会产生膀胱藏津液、胞贮尿液这样的迥异于西医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