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医药卫生   25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9 毫秒
81.
 目的 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枢椎椎板交叉螺钉置钉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偏差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8具,行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行枢椎椎板交叉螺钉最佳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与枢椎椎板及棘突后表面解剖结构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进行导向模板实体化,利用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扫描置钉后的标本,分割重建螺钉钉道路径。将置钉前后的标本配对拟合,测量理想钉道与实际螺钉的进钉点及进钉角度。结果 上、下位椎板螺钉理想钉道长度分别为(29.12±1.39)、(29.62±1.40) mm;内倾角分别为56.20°±2.07°、56.02°±1.72°。下位椎板螺钉实际钉道内倾角和尾倾角分别为56.28°±1.54°、0.13°±0.65°;上位椎板分别为55.48°±1.75°、-0.19°±1.54°。下位椎板螺钉进钉点在X、Y、Z轴上的偏移分别为(0.69±1.79)、(2.54±4.86)、(0.63±1.37) mm;上位椎板分别为(0.64±1.61)、(2.36±4.85)、(0.62±1.38) mm。理想钉道与实际螺钉进钉点、钉道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利用数字化快速成型导向模板技术辅助枢椎椎板交叉螺钉置钉提高了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理论上可降低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时间的选择和修复失败后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4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5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及损伤修复后再狭窄的病例资料。结果 31例为首次修复,22例为修复后再狭窄病例,6例胆漏型病例行分期手术,21例梗阻型病例一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且损伤后10天内修复者手术时间长于十天后修复者,修复再狭窄病例分析,狭窄与首次修复时间选择无关,均再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随访48例,2例术后一年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修复时间不是胆管损伤后修复失败的原因,对于单纯梗阻型胆管损伤,10天后进行修复手术难度下降,修复的最佳方式为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回顾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P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以求建立最佳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近12年18例SPPT患者的术前、手术、术后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病理及复发和预后情况.结果 18例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30.9岁.所有患者均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肿瘤标记物均基本正常.17例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肿瘤.平均术后住院日10.7 d,(随访时间3~113个月).切除患者均无复发.术前影像学中肿瘤的大小、包膜、囊实性比例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结论 该研究证实SPPT是多发于青年女性的少见肿瘤.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疾病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应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患者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7例为胫骨远端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1例为跟腱后侧慢性溃疡伴骨髓炎,4例为跟骨外侧软组织缺损伴骨髓炎及内固定物外露.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 cm×2 cm~13 cm×9 cm,骨缺损范围为3.0 cm ×3.0 cm ×3.0 cm~6.0 cm ×3.0 cm×4.0 cm.所有患者应用腓骨短肌肌瓣填充骨髓炎清创后形成的无效腔,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手术切取皮瓣大小为5 cm×3 cm~14cm×10cm,肌瓣大小为11 cm ×3 cm~16 cm×4 cm.供瓣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 结果 11例皮瓣、肌瓣成活良好,创面均一次性愈合.1例皮瓣及肌瓣远端坏死,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后愈合.随访6~ 24个月,皮瓣质地及外形良好,患者未复发骨髓炎. 结论 联合应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能有效治疗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5.
笔者设计了一种跟骨立体复位钳可以矫正多个平面的骨折移位,复位过程中可调整跟骨的结节关节角、跟骨高度、长度和内翻弧度,并维持至固定结束。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9月应用于4例跟骨Essex-Lopresti舌状骨折的复位和经皮固定术,取得满意复位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基于增材制造和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的多孔β-磷酸三钙(TCP)生物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设计支架内部孔隙结构,通过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相应的树脂模具,在模具中填充生物材料,待其固化后通过热分解去除树脂模具,然后对所形成的多孔β-TCP支架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力学性能以及体外细胞相容性进行检测。结果多孔β-TCP支架孔隙结构与设计结构一致,孔隙率为45.1%±1.2%,孔的尺寸为300~500μ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支架的平均抗压强度为5.3±0.8 MPa;成骨细胞能够在支架上黏附生长,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和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制备方法,可实现支架复杂外形与内部微结构的精确控制和一体化制造。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在烧伤感染诊断及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及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62例烧伤感染患者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原学检查后按照感染性质将烧伤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38例)与非细菌感染组(24例),并将30名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的WBC计数与hs-CRP、PCT水平变化情况,分析WBC计数与hs-CRP、PCT水平在烧伤感染诊断及转归中的价值。结果(1)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计数与hs-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细菌感染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细菌感染组患者中,Ⅱ度、Ⅲ度烧伤者hs-CRP与PCT水平均显著高于Ⅰ度烧伤者,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度烧伤者PCT水平显著高于Ⅱ度烧伤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WBC计数诊断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0.621、特异度为0.582;hs-CRP水平诊断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0.694、特异度为0.607;PCT水平诊断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0.817、特意度为0.719。(4)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为0.946,P值为0.000,说明在判断细菌感染时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一致。结论 WBC在烧伤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不及hs-CRP与PCT,且PCT在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作为诊断烧伤感染与判断烧伤转归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对正常青年志愿者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针刺组进行标准的针刺蝶腭神经节刺激,对照组进行假针刺刺激,分别在针刺前、针刺后30 min、2 h及24 h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为自报鼻腔通气的变化、鼻腔通气功能检查(鼻阻力与鼻声反射)、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有更高比例的受试者汇报鼻腔通气改善,鼻阻力下降,鼻腔容积增加,且针刺后24 h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能够有效改善鼻腔通气,且效果能够持续24 h。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ED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40 min,术中出血量25~130 ml。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3例1周内复发,2例行PTED返修,1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术后9个月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1.4%。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12月,对下肢静脉曲张26例(30条肢体),包括C2(浅静脉曲张)20条,C3(静脉性水肿)8条,C4(皮肤营养性改变)2条,门诊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大隐静脉主干,注射聚桂醇,一次封闭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彩超复查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并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26例均成功进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2周随访,3例(3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未完全封闭,再次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3例(3条肢体)存在残余曲张静脉,再次局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局部轻微静脉炎症状5例,对症处理,1~2周缓解。3个月随访,26例(30条肢体)曲张静脉均闭合良好,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