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抗HBV-DC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BsAg致敏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简称抗HBV-DC)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HBeAg阳性和5例HBeAg阴性的慢性HBV携带者接受临床试验。取外周静脉血25ml,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扩增出DC,并予HBsAg致敏DC。第7天收获DC静脉回输,1次/周,共4次。治疗前后检测HBV标志物定量、HBV-DNA定量及肝功能。结果:治愈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19/20),治愈率5%(1/20)。结论:抗HBV-DC静脉回输可有效地抑制慢性HBV携带者的病毒复制,降低并清除病毒抗原,促进HBeAg/HBeAb的血清学转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HBV携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肝衰竭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内科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苷、思美泰等)等综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标准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BMSCs移植治疗,5d为1个疗程。测定并观察2组血清中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PT、APTT、TNF-α及IL-1β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移植治疗对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大专院校要培养出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的人才。智能的培养要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医学工作者要从事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要熟练使用各种新设备和器械,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必须通过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培养。物理课通过课堂讲授不仅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可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犬急性肝衰竭模型,在传统血浆灌流基础上,对血浆预先进行蓝光照射后回输,验证该方法是否提高血浆胆红素下降幅度。方法选用健康雄性Beagle犬12只,通过外科手术诱导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犬随机分为两组:A组(n=6)予以血浆灌流治疗,B组(n=6)在血浆灌流前将血浆照射15min蓝光。在灌流前和灌流后的第24小时采血一次,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B)、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4dA组和B组ALT、AST、Tbil、Dbil均显著性上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GLB和ALB则变化不明显;A组和B组在治疗后ALT(A:119.3±69.8;B:112.9±102.2)、AST(A:103.5±20.9;B:118.0±32.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Tbil、Dbil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但B组Tbil(22.1±7.8)、Dbil(11.4±3.1)显著低于A组Tbil(95.6±21.5)、Dbil(48.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治疗后血浆总蛋白(A:36.8±4.6;B:39.9±6.9),球蛋白(A:23.5±2.9;B:23.0±2.6)和白蛋白(A:25.0±4.QB:28.8±3.0)均有下降,但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血浆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血浆灌流比传统的血浆灌流更能提高单次治疗的血浆胆红素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HBsAg致敏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简称抗HBV-D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HBeAg阳性CHB和5例HBeAg阴性CHB患者接受临床试验.取外周静脉血25 ml,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扩增出DC,第5天给予30μg的HBsAg致敏DC.第7天收获DC静脉回输,每周1次,共4次.治疗前后检测HBV标志物定量、HBV-DNA定量及肝功能.结果:好转15例,治愈1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6.25%.治疗前后HBsAg为(195.85+109.18)ng/ml和(69.98±78.65)ng/ml(t=5.14,P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静脉内~(125)I粒子植入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2例患者采取TACE+门静脉腔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组),44例患者仅采取了TACE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肿瘤病灶、PVTT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联合组的肿瘤病灶缓解率(59.62%vs 38.64%)、PVTT缓解率(80.77%vs 59.09%)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96、5.421,P值分别为0.041、0.020)。术后8周,联合组患者的血清AFP、门静脉主干直径、PLT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91、3.291、2.330、3.729、3.582、4.126,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的血清AST、ALT、TBil水平较同组术前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外周血PLT、AFP、门静脉主干直径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内~(125)I粒子植入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TACE,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引起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