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选用医案的时间及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更直观地了解临床医师对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使学生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更快进入"医生角色",并尝试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以迟到医案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介绍著名呼吸病专家周平安教授在临床中运用益气解毒法治疗肺痹咳嗽之临证经验。周平安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咳嗽根据其证候特点在中医学概念中应命名为“肺痹咳嗽”,而在辨证治疗过程中须重视肺痹咳嗽患者病久肺气虚损、痰瘀毒蕴的基本病理要素,认为该病气虚运化无力则生痰致瘀,痰瘀搏结日久而内蕴毒邪,提出应以益气解毒法为纲领治疗,擅用黄芪、金银花、当归、甘草、浙贝母、瓜蒌皮、穿山龙、石韦等益气解毒之要药来干预IPF咳嗽。选取周平安教授在既往临床治疗IPF咳嗽中的一经典临证医案,详细分析案例中患者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各阶段用药思路,对周平安教授以益气解毒法应对IPF咳嗽的辨证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咳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
"伤寒传足不传手"首次由北宋著名伤寒大家韩祗和提出,后世医家争论不休。持相同观点的医家如朱肱、刘草窗等多以阴阳为总纲,根据五行生克观念,对伤寒六经的传变进行阐释;持相反意见的医家如刘完素等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的错误认识,是因为足经发病的热病多,手经发病的热病很少,而且手经发病的热病病情轻微;当代医家刘渡舟、何任等从经络脏腑相应来分析,认为手足经都有所传,而且传经形式有多种,传经是活法,不是定例。笔者从《伤寒论》中六经归属问题、六经诸病证特点以及经络循行特点等分析,认为"伤寒足经症状多而手经症状少"的现象,不仅跟邪气性质相关,尚暗含经脉循行气化升降的理论,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液质联用技术研究肺痹汤有效成分及肺痹汤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UPLC/Q-Tof仪对肺痹汤水煎剂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检测;19只SD大鼠分为单次给药组、给药7天组及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大鼠按照单次及连续7天方法分别灌胃肺痹汤,空白对照组予7天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后由股动脉插管进行不同时间段采血,质控样品复溶后采用Waters XEVOTQ-S质谱仪在负离子模式下测定大鼠含药血浆中三种成分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肺痹汤在浓度为1~16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 ng/mL。低中高浓度分别为20、200和1200 ng/L的血浆质控样品,其方法学给药7天组考察中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肺痹汤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曲线符合房室模型,通过比较单次给药组与给药7天组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7天给药组中MRT、t1/2明显增加,CLz/F降低,AUC0-t、Cmax增高,在20~12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实验方法可测定肺痹汤水煎剂及大鼠含药血浆相关有效物质的含量,并发现肺痹汤7天给药较单次给药可提高药物成分在大鼠体内的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35.
坐骨神经痛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大多能缓解,但也有少数患者痛点始终难以消失。采用隔物灸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本组42例患者,均为曾使用针刺、水针、电针、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痛点始终难以消失。经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有反复发作史27例。治疗时先将蒜头切碎捣烂,调成饼状,覆盖于患者疼痛处,再将生姜切成2—3mm厚的姜片,均匀地扎上针眼,覆盖在蒜泥上,姜片之上放以蚕豆大小之艾位,施灸。每部位施灸7-14壮,以病人能耐受,不起泡为度。六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2天。治疗后痊愈:痛点完全消失,行走活动无明显影…  相似文献   
36.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其临床特征的报道。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确,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疲劳量表,运用量表形式的量化方法,评定CFS病人的疲劳程度及特点,并根据CFS病人服用中药前后量表中有关分值的变化,观察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对CFS患者疲劳状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7.
长时间留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时间留针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针刺治疗;对照组24例,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8.13%;对照组显效率70.83%,经过Ridit分析,P〉0.05。结论:长时间留针治疗失眠的疗效与舒乐安定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赤芍注射液穴位注射对中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家康  焦扬 《中国针灸》1999,19(7):429-430
中风即脑血管意外,治疗该病的方法多样,致残率仍然很高;为此,我科开展了赤芍注射液治疗中风的探讨与研究,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作了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1994年6月~1997年6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脑梗塞、脑...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克隆人VEGFA基因,与原核载体融合表达、纯化及其鉴定,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生长研究过程中.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人VEGFA序列,将其克隆入pGEX-KG原核载体,获得pGEX-KG-hVEGFA重组质粒.将该质粒转化入E.coli菌株BL21 (DE3),经IPTG诱导其表达,以GSTrap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获得了hVEGFA基因片段,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重组的质粒载体经过PCR、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中已成功的插入了hVEGFA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KG-hVEGFA.结论 融合蛋白在IPTG终浓度为0.5 mmol/L、25℃条件下诱导表达,并获得纯化融合蛋白.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可检测到目的融合蛋白GST-hVEGF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0.
目的:运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问卷,对全国8个省市20家医院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数据库,通过分析专家对该疾病证候要素常见程度的变异系数、均数、累积百分比,提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8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根据证候要素常见程度评价情况,将累积百分比≥70%且变异系数≤0.40者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属脏者为肺、肾、脾、心,属腑者为大肠;病性类证候要素属虚者为气虚、阴虚、阳虚,属实者为痰、湿(浊)、饮、血瘀、外寒、热(火)。结论: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为进一步建立该病基于证候要素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