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医药卫生   21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31.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检测的咽拭子等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病毒。攻毒后病毒导致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的反应也较对照组弱。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攻毒后各项指标较试验前比较没有显著性改变;病理结果显示试验组2只恒河猴肺组织形态基本正常,其余3只猴有肺间质性炎,表现肺间隔增厚、单核样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其中1只增厚的肺间隔有局灶相互融合,这3只猴肺部病变与对照组的病变表现相似,且病变累及范围较对照组小;其他各受检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可以有效阻断或减弱SARS-CoV对恒河猴的感染。  相似文献   
32.
在休克过程中,体内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存在着相互影响。为了研究林克和复苏过程中钙拮抗剂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用17只杂种犬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为5.32kpd,并维持90min。然后回输全部失血。在休克30min时,各组别静脉注射(15min内)硫氮酮(40g/kg·min ̄(-1)),异搏定(10μg/kg·min ̄(-1)),或等量生理盐水。复苏后150min处死动物,取心、肝、肺、肾、胰和小肠组织备检。结果显示,用硫氮酮和异搏定治疗组,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休克对照组。而各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一。这些资料显示钙拮抗剂抗休克的机制与其阻滞Ca2+内流,降低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部位S1的免疫原性,为SARS的实验诊断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克隆有哺乳动物细胞密码子优化的SARS-CoV S1基因的质粒pcDNA3.1/S1或P-S1Ig转染293T细胞,用细胞的上清液纯化S1蛋白。以pcDNA3.1/S1质粒对BALB/c小鼠进行2次基因免疫,以纯化的S1蛋白进行加强免疫。用ELISA法检测小鼠抗SARS-CoV的特异性IgG抗体,并在Vero E6细胞上做体外中和实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 S1蛋白诱导小鼠产生抗SARS-CoV的特异性抗体;1:1499.68稀释的S1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保护50%的细胞对1000TCID50的病毒攻击,而阴性对照血清不能保护细胞对病毒的感染。结论 SAP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部位S1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具有高效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免疫反应,可望发展成为理想的SARS棘突蛋白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34.
钒盐衍生物 (pervanadate)在离体研究中表现出多种明显的类胰岛素效应 ,包括促脂质生成 ,促蛋白合成和抗脂质分解等 ,但其在体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观察pervanadate对链脲菌素 (streptozocin ,STZ)所致大鼠类I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以期为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资料。材 料 和 方 法1 动物模型雌性Wistar大鼠 ,体重 1 4 0 - 1 60g ,STZ(Sigma)溶于 0 1mol/L柠檬酸缓冲液 (pH 4 5)中 ,按 65mg/kg体重尾静脉一次注射复制类I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患者行头皮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先确定癫痫灶的汜.44-围,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后再行皮层脑电描记,并与切除前进行比较,对仍有癫痫样波的皮层行双极电灼,尽量电灼至癫痫波消失。结果:13例患者术前ECoG均异常,均可见较多尖、棘波,尖慢波,切除病灶后2例尖、棘波明显减少,11例病灶周围仍有较多棘波,行双极电灼后9例棘波消失,2例偶见单个尖波。结论: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ECoG对准确探查癫痫灶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后癫痈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6.
异搏定对失血性休克犬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制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失血对照组(n=5),失血+异搏定组(n=6)。结果发现,异搏定治疗后肾脏组织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较失血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显著高于失血对照组,肾脏组织电镜观察显示其超微结构损伤也较失血对照组轻。提示钙拮抗剂异搏定治疗失血性休克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其机理与改善内脏灌流,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7.
涂雅丹  刘曦  任毅 《光明中医》2023,(20):4060-4062
目的 探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经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先后轮科实习的中医类专业本科生6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实习结束出科时,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案总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更高效、更规范、更具经典特色的中医经典临床带教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全面提高中医学生临床经典辨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8.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影响以及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APS组(造模成功后用APS治疗),优降糖组(造模成功后用优降糖治疗)。治疗两周时测一次血糖,四周后,测血糖;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胰素水平,NO和MDA含量。应用形态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组的心肌病理变化。结果:腹腔注射alloxan(200mg/kg)后的SD大鼠血糖浓度显升高,血清NO,MDA,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变。APS治疗四周后,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与优降糖治疗组无明显差异,血清NO较未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基底膜增厚,微血管与心肌纤维的比率显减低,这些改变都可被APS改善.结论:APS有降低血糖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这可能与APS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影响NO的产生以及促进胰岛B细胞的损伤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39.
循证医学即是以有效证据为基础的应用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依据,而最佳科学依据来源于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或同类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旨在为临床治疗、临床科研及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它诞生于 20世纪 90年代,是临床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它不仅对现代医学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指导思想、评价程序及治疗终点也对中医学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新颖的启示。 1在指导医疗行为上,应完成由重个人经验到依赖系统证据的转变 中医学历来重视个人经验。受教于师承家传,珍视秘…  相似文献   
40.
李嫒  涂素华 《护理学杂志》2021,36(10):107-109
阐述婴儿生物养育的概念、实施步骤、与传统哺乳姿势的区别、对母婴的影响,以期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对生物养育的认知、促进生物养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