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和中医证候相关性临床分布规律.方法 记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2012年共183例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耐药情况,比较ICU和普通病房的耐药情况,对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其证候相关性.结果 我院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感染患者均具有危险因素,半数以上的患者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死亡率高.3年来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程度有差异.而在ICU,耐药率总体高于普通病房,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虚实夹杂证、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虚证的基本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实证的基本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痰证、血瘀证、火热证、水饮证、气滞证.结论 我院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特点为患者的危险因素多,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多,病死率高.3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程度有差异.ICU耐药率总体高于普通病房.中医证候分布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气虚证、阴虚证、痰证、火热证、血瘀证多见.  相似文献   
12.
25台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期监测全院25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以下简称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贝克曼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医院各病区血糖测定值之间的差异。方法:挑选10位空腹血糖在3.34~23.4 mmol/L(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患者,分别抽取EDTA抗凝全血和未抗凝血。EDTA抗凝血在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不抗凝血在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葡萄糖,每份样本测定3次,取均值。经比对,21台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值偏倚<20%。对21台仪器按使用年限编号排序,按规则抽样5台,用卫生部POCT血糖室间质评物测定血糖,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靶值比对,计算偏倚。结果: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比对,21台偏倚在1.1%~13.1%范围,4台仪器分别有3-4个浓度的测定值偏倚>20%(偏倚b ias22%~25%)。21台POCT血糖仪测定值变异系数(CV%)为3.4%~8.5%。抽样的5台POCT血糖仪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POCT血糖室间质评靶值(以下简称"靶值")的偏倚为0~11.4%。结论:25台POCT血糖仪中21台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比对具有一致性,4台比对差异大。生化分析仪比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偏高约7.2%-13.1%。抽样的5台POCT血糖仪与靶值之间的偏倚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六西格玛理论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并与传统计算方法比较。方法收集临检室四台血细胞分析仪2017年各仪器前6个月室内质控均值取得变异系数(CV%),四台血细胞分析仪参加EQA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作为不准确度(BiaS%),EQA偏差要求作为不准确度(BiaS%),得出标准化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表,对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同一系统不同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计算未达6西格玛的项目的 QGI值,查找需改进问题,指导质量改进。四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对后除通过比对偏差验证仪器间结果差异外同时通过西格玛值观察仪器间比对差异偏差的变化。结果四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检测项性能均大于6西格玛,所有项目的平均西格玛值5.95。同一检测系统各检测项目σ值更加接近。未达到6西格玛的检测项目中80%需优先改进精密度。结论六西格玛理论对个体化质量控制方案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六西格玛理论应用于仪器性能评价优于传统计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25台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期监测全院25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以下简称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贝克曼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医院各病区血糖测定值之间的差异。[方法]挑选10位空腹血糖在3.34mmol/L~23.4mmol/L(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患者,分别抽取EDTA抗凝全血和未抗凝血。EDTA抗凝血在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不抗凝血在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葡萄糖,每份样本测定3次,取均值。经比对,21台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值偏倚〈20%。对21台仪器按使用年限编号排序,按规则抽样5台,用卫生部POCT血糖室间质评物测定血糖,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靶值比对,计算偏倚。[结果]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比对,21台偏倚在1.1%~13.1%范围,4台仪器分别有3—4个浓度的测定值偏倚〉20%(偏倚bias22%~25%)。21台POCT血糖仪测定值变异系数(CV%)为3.4%~8.5%。抽样的5台POCT血糖仪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POCT血糖室间质评靶值(以下简称“靶值”)的偏倚为0%~11.4%。[结论]25台POCT血糖仪中21台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比对具有一致性,4台比对差异大。生化分析仪比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偏高约7.2%~13.1%。抽样的5台POCT血糖仪与靶值之间的偏倚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查阅并统计检验科临床化学实验室和病化血液实验室(以下简称“两室”)2008年咨询服务记录,了解医生、护士、患者(简称:医、护、患)三方关注的问题和需求,找到科室沟通工作的切入点,为医、护、患三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法]对2008年两室“咨询服务记录”做统计分析。从咨询内容方面,按“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进行分类;并统计医、护、患咨询百分率。[结果]2008年两室咨询内容主要集中在分析前、分析后两方面,咨询内容具有普遍性。临床化学实验室分析前、分析后咨询分别占45.2%和52.6%;病化血液室分析前、分析后分别占90.5%和7.9%。咨询人群:医、护、患咨询分别占45。8%、17.3%和36.9%。[结论]应加强医、护、患三方分析前、分析后解释咨询服务,利用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着力加强某些实验项目分析前标本采集和分析后检验项目临床意义的宣传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病程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尿素氮(BUN)、肌酐(CRE)、前白蛋白(PAB)的变化规律。[方法]检测15例SARS急性期患者、75例恢复期(发病后5—6周和8—9周)患者以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以上生化指标,分别比较急性期、恢复期各项指标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SARS患者血清A工T活性在病程1—2周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5—6周65.3%(49/75)患者随病情好转降低,恢复期5—6周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96.0%(72/75)患者8—9周恢复正常。血清AST活性在病程1—2周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5—6周随病情好转降低,与对照组无差异。CK、LDH、BUN、CRE、CKMB急性期与恢复期结果无显著差异。急性期CK有66.7%(10/15)的患者结果偏高,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B急性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恢复期5—6周92.0%(69/75)患者结果正常,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SARS急性期患者ALT、AST和CK增高,PAB降低。恢复期5—6周除ALT外,其余各项指标基本恢复,ALT完全恢复正常要在9周以后,提示临床诊治用药应特别关注ALT、AST、PAB和CK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及肾组织中补体C1q(complement C1q)水平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在病理分型标准基础上对患者病情进行病理分型,观察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补体C1q沉积状况,并分为C1q阳性组、C1q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C1q临床指标检测结果、病理及不同类型补体C1q沉积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C1q及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r(serum creatinine, 血清肌酐)、Alb(serum albumin, 血浆白蛋白)及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随着病理等级升高,肾组织的C1q沉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C1q水平的改变并非普遍现象,不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病理分期的参考指标.肾组织补体C1q沉积水平可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理分型及临床相关指标,其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行黄绿青霉素(citreoviridin,CIT)生物合成和纯化,并观察其对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市售玉米接种黄暗青霉菌孢子后,低温培养3周,霉变米粉经乙醇、苯、正己烷提取后,通过硅胶柱,形成高纯度黄绿青霉素.用CIT[15 mg/(kg·d)]污染饲料喂养大鼠8周后,取其心肌,进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等,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T含量.结果 最终合成的黄绿青霉素成分单一,所含杂质较少,并可引发大鼠心肌变性和坏死,病变呈灶状或条索状分布,涉及面较大,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问质水肿,肌浆凝聚,肌原纤维凝集崩解,部分心肌细胞颗粒变或空泡变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心肌细胞核固缩呈凋亡状态,核周大量肌丝溶解,肌丝结构明显紊乱,Z线增粗,线粒体数量减少;该毒素还可使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含量增多,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CIT可使大鼠心肌发生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19.
王岩  郝铮  洪燕英 《北京中医药》2021,40(8):915-917
目的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项检验指标对中医辨证的参考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诊断为COPD患者89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COPD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心肌标志物、淋巴细胞亚群等数据,从中提取与中医证型相关的21项检测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找出对中医证型有诊断价值的检测指标.结果 A组(痰热郁肺+肺肾两虚)与B组(痰浊阻肺+肺肾两虚)比较,CD3+%、CD4+%、红细胞计数(R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的AUC值为0.731 ~0.887,对于A、B组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白细胞计数(WBC)对应的AUC值为0.902,对于A、B组证型有非常高的鉴别诊断价值;B组(痰浊阻肺+肺肾两虚)与C组(痰瘀互阻+肺肾两虚)比较,RBC对应的AUC值为0.722,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2.2%,RBC对于B、C组证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A组(痰热郁肺+肺肾两虚)与C组(痰瘀互阻+肺肾两虚)比较,CD3+%对应的AUC值为0.723,敏感度为44.2%,特异度88.5%,WBC对应的AUC值为0.729,敏感度为48.8%,特异度88.1%,此2项对A、C组证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 痰热郁肺证与痰浊阻肺证,前者以热邪结聚为患,后者不具热象,因此炎性因子为主要鉴别要点;痰浊阻肺与痰瘀互阻证,RBC的显著差异表明后者瘀证显著;痰热郁肺与痰瘀互阻,前者为痰湿壅阻肺系,脾失健运,故免疫因子在两者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浮动均值法对白细胞分类进行连续和实时的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在每日检测标本中抽取20例标本记录白细胞分类结果(去除异常值和极端值以减少纳入分析结果的变化),连续抽取20d结果计算每日均值(x)、标准差(s),采用2s引入系统误差来确定取值范围,在一个月的标本中每日选取前20例标本的白细胞分类结果,计算由20例样本组成的每个批次的平均值,连续抽取30d,以XB(浮动均值法)标准判断检测是否失控。结果每日白细胞分类五参数浮动稳定,所选取的质控范围在仪器自带XB质控图和手工计算质控图中均可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结论采用XB法对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及检测中的实时监测不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