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比较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分别植入2种不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的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3mo的随访资料.患者分别植入AR40e(SENSAR,AMO)单焦点IOL(monofocal/single-focalintraocularlens,SIOL)20眼、REZOOM(NXG1,AMO)折射型MIOL8眼、TECNISZMA00衍射型MIOL12眼.使用Snellen标准视力表(5m)及Colenbrander Mixed Contrast Card Set视力测试卡(0.4m)分别测量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使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5mm瞳孔直径下的眼内像差及调制传递函数(me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线.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不满足的行K-W检验.结果 3组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瞳孔5mm直径时,眼内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内彗差及三叶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TF值在5/10/15cp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更适合植入衍射型MIOL.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抑制剂双过氧化矾(BPV)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兔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选取1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兔角膜基质细胞并常规培养。取第2代细胞随机分为不同浓度梯度的LPS组(0.1、1、10 µg/ml)及BPV组(250、500、1 000 nmol/L)进行预实验,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以确定合适的LPS及BPV浓度。实验组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BPV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以上各组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PTEN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上清液中IL-6及IL-8的分泌量。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预实验的MTT比色法检测中,不同浓度梯度的LPS、BPV均可降低角膜基质细胞存活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32、17.82,P<0.01),选取1 µg/ml、500 nmol/L分别作为LPS、BPV的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BPV组IL-6、IL-8 mRNA的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65、42.59,P<0.01),两两比较显示LPS组IL-6、IL-8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29±0.19、1.11±0.0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1.00±0.00)(P<0.01),而LPS+BPV组IL-6、IL-8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17±0.08、0.92±0.15)明显低于LPS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LPS+BPV组细胞PTE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t=29.39,P<0.01)。3组p-AK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83,P<0.01),两两比较显示LPS+BPV组p-AKT的蛋白表达量(0.82±0.07)明显高于LPS组(0.63±0.05)(P<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3组上清液中IL-6、IL-8相对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41、27.13,P<0.01),与LPS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和LPS+BPV组的IL-6、IL-8的相对浓度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EN的抑制剂BPV可下调由LPS诱导的兔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IL-6、IL-8 基因表达及分泌,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反应,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大连市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创伤骨折的救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从信息中心调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损伤原因分为交通伤骨折和跌倒骨折:交通伤骨折8037例,死亡16例(0.20%);跌倒骨折4172例,死亡9例(0.22%)。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结果交通伤骨折病例每年相当,而跌倒骨折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交通伤骨折多发生于第3、4季度(54.65%)和青壮年男性(20~60岁,73.97%);跌倒骨折高发于第1、4季度(53.40%)和老年女性(>55岁,65.56%)。交通伤和跌倒骨折分别以下肢骨折和髋部骨折常见,而交通伤脊柱骨折死亡率最高(0.62%)。交通伤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21.73d)比跌倒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日(12.55d)长(P<0.05),交通伤骨折所需平均住院费用也高于跌倒骨折患者(26765元VS 23675元,P<0.05)。结论交通伤骨折的伤害形势严峻,同时跌倒骨折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应根据各自流行病学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进而降低创伤骨折危害加剧。  相似文献   
44.
Pilon骨折,新分型方法及新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kground  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of Pilon fractures are of great challenges until now.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guidance of the four-column theory in decision-mak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Pilon fractures and its resul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en cases (107 patients) of Pilon fractures classified by the four-column theory and treated by ORIF, were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four-column classification scheme, lateral column of 85 cases, posterior column of 66 cases, medial column of 77 cases, and anterior column of 61 cases are involved. Among all the 110 cases, single column of 14 cases, two columns of 46 cases, three columns of 17 cases, and all of four columns of 33 cases are involved.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eight cases have been followed up. The average follow up time is 14.7 months, varying between 7 and 52 months.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is 3.6 months, ranging from 2.5 to 8.0 months. Reduction of 86.1% reviewed Pilon cases are good or acceptable according to Burwell and Charley’s Radiology Evaluation System. Ankle function of 87.1% cases are excellent or good according to the AOFAS evaluation system.

Conclusion  As a simple and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the four-column classification can contribute to reasonable operation decision-making and good prognosis of Pilon fracture.

  相似文献   
45.
背景: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光学设计影响其光学特性,临床数据难以分析不同人工晶状体在眼内位移产生的人工晶状体眼调节.目的:观察不同人工晶状体种类在眼内位移过程中产生的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变化.方法:在Zemax光学设计中构建Liou-Brennan眼模型,分别用材料和设计不同的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替换自然晶状体,采用光线追迹原理计算人工晶状体前移产生的人工晶状体眼调节.结果与结论:随着人工晶状体前移距离增加,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增加.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前移产生的调节接近;凸平型和等双凸型设计人工晶状体前移产生的调节差别不显著;球面人工晶状体前移产生的调节略大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结果说明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移引起焦点偏移,提供了一定调节,与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角膜的近视性散光和多焦性等因素共同构成人工晶状体眼的表观调节.人工晶状体种类对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促进骨折愈合的方式方法.方法采用中国杂交兔80只,用手锯造成兔双侧桡骨中段3mm标准骨缺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远红外陶瓷高分子绷带和普通高分子绷带固定双前肢,于3,4,5,6周分别摄片、做组织切片、力学测试和电镜观察.结果远红外陶瓷对家兔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远红外陶瓷加入高分子绷带中用于骨折固定,既有外固定作用,又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前房分析仪测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正常组前房形态参数。方法65例急性PACG患者,70例慢性PACG患者,75例正常组行Pentacam检查,记录前房轴深(ACD)、平均和最小前房角(ACA)、前房容积(ACV),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测量值均大于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ACD、ACV女性较男性前房浅(P〈0.05)、前房容积小(P〈0.05);各年龄组间ACD、A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急性PACG组ACD与ACV线性相关(R^2=0.40,P〈0.05);慢性PACG组数据间有相关性(P〈0.01);正常组ACD与ACV相关(R^2=0.85,P〈0.01),ACD与ACA线性相关(P〈0.05)。结论Pentacam检查为PACG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对青光眼患者随访和正常人群筛查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子宫肌瘤是女性子宫内的一种雌激素和孕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干预手段,但子宫肌瘤极少恶变,且患者多为有保留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临床迫切需要非手术长期治疗方案。瑞卢戈利(Relugolix)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非肽小分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e releasing hormone, GnRH)受体拮抗剂,国外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该药物对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该药物在国内尚未上市应用,正处于Ⅲ期研究阶段,具体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瑞卢戈利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丝素纤维与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丝素与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制备丝素与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共培养7天,每天倒置显微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光镜观察,发现大鼠海马神经元与丝素纤维共培养3天后,海马神经元附着于丝素纤维,神经突起沿丝素纤维向远处生长、延伸;培养7天后海马神经元形成神经元网络,包绕丝素纤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附着于丝素上的细胞为神经元。结论:海马神经元沿着丝素纤维包裹生长,提示丝素纤维与海马神经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6mm巩膜小切口不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疗效。方法:对9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并植 入光学部分为6mm的PMMA人工晶体,外切口位于角膜缘后1.0mm,内切口位于角膜缘内2.0mm的透明角膜处。结果: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9±0.29D,1.19±0.58D,1.08±0.48D,1.06±0.56D,1.07±0.63D。术后1周内裸眼视力达到或高于0.5者占93.0%。结论:6mm巩膜小切口不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后角膜散光小,早期裸眼视力好且稳定。可植入PMMA人工晶体,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